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恢复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最有效的的措施之一,而化感作用作为植物种间关系的一种,在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分析沙棘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从沙棘的化感效应方面来分析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规律,为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生物测试法,以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和根浸提液对该地常见乔灌木树种侧柏、油松、刺槐、柠条及其自身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叶和根部主要化感物质。得出以下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CK)相比,沙棘叶和根浸提液均对刺槐种子发芽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而显著抑制沙棘种子的发芽率。高浓度(5.0g/L)叶浸提液处理下的侧柏根长和茎长表现为促进;叶和根浸提液处理下油松幼苗茎长和根长均在低浓度时(叶和根分别为0.5 g/L和0.1 g/L)表现为抑制现象,但高浓度(5.0和10g/L)根浸提液处理下的油松根长表现为促进现象;高浓度(5.0和10 g/L)叶浸提液处理下的刺槐幼苗根长表现为抑制现象,而根浸提液处理下则均表现为抑制现象;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柠条根长表现抑制现象,而根长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茎长则表现低促高抑现象;根和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沙棘茎长和根长则均表现为抑制现象。各处理下的各植物鲜重均未出现显著差异。(2)叶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侧柏幼苗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均表现为抑制现象,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SOD酶活性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油松CAT酶活性表现为抑制现象,而SOD酶活性表现为促进现象,MDA含量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SOD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叶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刺槐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高浓度(10 g/L)根浸提液处理下的柠条幼苗POD酶活性表象为抑制现象;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沙棘幼苗POD酶活性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而高浓度(10 g/L)根浸提液处理下则表象为促进作用。(3)经过和标准样品的LC/MS分析结果比对,表明沙棘叶和根浸提液中分别含有黄酮类物质槲皮素(Quercetin,质量分数为302,分子式为C15H10O7)和儿茶素(Catechin,质量分数为290,分子式为C15H14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