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即使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相比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当前的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的资金需求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发现相比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如果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即使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相比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当前的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的资金需求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发现相比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如果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就会阻碍“新四化”的同步发展。而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就需要通过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活力。但是面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分散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满足不了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发展一种农村内部自己的金融组织,即农村合作金融,才能确保农村的金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合作金融是在村社范围内成立的互助型金融组织,扎根于基层,由社员自愿入股出资成立,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运行。这种农村内部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的融资难题,满足了农村小额的、分散的资金需求。合作金融组织相比其他金融组织,可以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信息成本和供给成本,缓解了农村信贷约束问题,符合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等问题,并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研究综述进行概括,发现目前关于我国是否适合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存在两种不一样的观点。第二章主要对合作金融进行界定,明确合作金融的性质以及运行机制。并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经济理论进行概述。第三章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需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并用案例证明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可行性。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第五章对国际上德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比较典型的农村合作金融模式的组织体系和发展特点进行概述,通过借鉴这些国家农村合作金融取得成功的做法,为我国未来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提供方向。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结合前面的分析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对比国外,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较慢,历史最久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开始走上商业化的道路。虽然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类型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合作金融的支持。虽然农村合作金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缺少完善的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资金规模小、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缺乏金融管理人才等困境。因此,发展合作金融可以从完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结合国内的实践,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者所采用,也被称为是最近几十年最具成功的教学改革。然而随着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也暴露出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评价不完善等现象,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不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也不高,因此研究和探索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就变得尤为迫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依据CIMO框架原理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文化的相对性和多样性,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内涵、保护路径、开发原则及发展现状等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河南省浚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为研究对象,实地深入调查分析浚县社火源流与变迁,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加入空间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的分布格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多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扶贫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和探索,如今扶贫工作已经显现成效。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际,保证贫困县全部摘帽,标准线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大多数乡村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作为当下的朝阳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低等特点,因而成为乡村扶贫的优势产
2019年9月,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据此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近几年来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壮大,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并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
焦点是不同学科领域研究中所关注的重点,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都有着不同的涵义,且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地位。焦点一词虽不新颖,但在舞蹈创作理论中相对少,在视觉艺术中,焦点是视线、注意力的关注集中点…舞蹈本身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决定了视觉焦点的研究对舞蹈学科也是必不可少的。舞蹈创作作为舞蹈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创作中“焦点”的探究更加为之重要。本文正是能借用视觉艺术学中的焦点概念,以笔者创作实践为切入点,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建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对保障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将党建工作更好的融入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了热点话题,其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是成为了焦点,并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笔者在了解国内外有关本论题的研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前人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以漯河市外语中学180名初二学生和3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的自主建构中形成化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必须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PBL教学模式以真实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发展高阶思维为目标,而逐渐成为教育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粮积极性的上升,大量的粮食在收获后面临着干燥难和储存难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储粮工作并增加对其技术培训以减少在储粮过程中的损失。在此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储粮减损技术需求也日益上升,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储粮规模远大于小农户,所以储粮大户是储粮减损技术的重要需求主体。规模储粮农户的减损技术采纳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