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车典型制冷系统碳足迹模型构建及分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迅速发展,食品冷藏运输需求亦快速增长,但食品冷藏运输系统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冷藏车两种典型制冷系统的碳排放问题展开研究,以全生命周期评价法为指导理念,剖析该系统活动碳排放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等,并基于碳足迹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实现了对冷藏车制冷系统的碳足迹计算及量化管理。建立了两种典型的冷藏车制冷系统模型,即冷藏车机械制冷系统和蓄冷系统的碳足迹计算模型,对其碳足迹结果和能源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系统供应链的角度确定何种参数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为系统减排策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针对冷藏车制冷系统的碳排放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调研,对国内外相关碳足迹概念、计算方法和体系搭建等进行综述,为系统计算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还对冷藏车制冷系统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模型完善和数据库搭建提供参考依据。第二,构建了两种典型的冷藏车制冷系统,分别为冷藏车机械制冷系统和蓄冷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念,将系统模型分为生产、安装、运行与维护及回收4个子模型。在对系统碳排放影响因素、计算边界和数学建模的基础上,考察了制冷剂类型、食品冷藏温度、运行时间和能源模式等因素对系统碳足迹结果的影响程度。第三,对冷藏车机械制冷系统碳足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相同条件下,考察制冷剂类型、运行时间、制冷机组重量和能源类型对该系统碳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制冷剂来说,其主要影响在于系统的直接排放过程。因其GWP不同,对于全球变暖的贡献呈现很大程度的差别。对于运行时间而言,当系统每年运行时间从2400h增加至3600h时,碳足迹亦增加了16.5%-19.7%。对于机械制冷系统重量来说,不同制冷系统重量对间接排放过程中运行与维护阶段的碳排放影响最大,当重量从0.443t降至0.189t时,经计算得出总碳足迹降低了39.6%。而对于能源类型而言,汽油型比柴油型冷藏车的总碳足迹能够降低63.4%。结果显示,选择低GWP制冷剂、降低年行驶距离和时间、选择轻量化制冷系统和使用清洁能源模式均能显著减少碳排放。第四,对冷藏车蓄冷系统碳足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制冷剂-制冷机组-蓄冷剂-蓄冷机组-载运蓄冷机组”构成的冷藏车蓄冷系统碳排网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重点对冷藏温度和运行时间对该系统碳足迹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间接排放过程中运行与维护阶段碳足迹水平最高,占比可达75.6%。在冷藏温度方面,冷藏温度为-18℃时每年总碳足迹达228.0 t CO2,冷藏温度为0℃时每年总碳足迹达237.5 t CO2。而对于运行时间而言,当车辆以每年总运行时间每增减600 h,碳足迹总量会相应增减43.2t,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行时间对蓄冷系统碳足迹的影响呈线性关系。第五,将冷藏车机械制冷系统和蓄冷系统模型的碳足迹和能源成本综合考虑。从碳足迹角度上分析,以上两种典型系统碳足迹差别主要在于间接排放过程上。结果表明蓄冷系统会消耗大量电能,产生更多的碳排放。经分析后,发现蓄冷系统不合理的蓄冷量设计是造成过多碳排的主要原因。接着对蓄冷系统进行改进,即蓄冷量由原先的443kg降至150kg后,可显著减少蓄冷系统的碳足迹,而且同之前相比,减排效率提高了31.2%。另外,从能源成本角度进行分析,相对于机械制冷系统而言,低谷电力时段蓄冷系统的能源成本能够降低48%-61%,对于推广冷藏车蓄冷系统的发展具有节能降本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发展电力直接交易皆是我国电力系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重要举措。然而,以风电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与电力直接交易数量的增加也给电力系统带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园林建设步伐加快,园林行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园林企业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福州市已经注册的园林企业有432家,大部分园林企业发展起点普遍较低,多为中小企业。中型园林企业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左右,大型园林企业可达上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年营业额约4千万元。企业员工总数量约5851人,意味着每家绿化园林企业的员工仅约1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随着人们对船舰结构的安全性、先进性及生活的舒适性等要求的逐步提高,船舰的振动及噪声控制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其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具有
本文的主要任务有两项,第一项是在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框架下加入政府规模的设定,探究此时经济均衡发生的变化及其对集聚产生的影响;第二项是寻找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最终将三者联系起来。本文分为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两部分。首先,对C-P模型进行拓展,推导出一个即时均衡的非线性方程组,参考Fujitaetal.(1999)的做法获得两项命题:在标准C-P模型中引入政府规模后,新的经济集聚
目的:探讨miR-451a/YWHAZ对肺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出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选择差异性显著的miR-451a进行研究。2.用RT-qPCR在人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人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和人肺鳞癌H226细胞中检测miR-451a的表达情况,选择miR-451a低表达的细胞株作为研究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的机制尚未阐明。现阶段研究表明其可能与细胞自噬、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氧化应激等具有密切关系。其中,氧化应激在I/R损伤极为重要。Sestrin2蛋白作为一种新发现蛋白,在减少活性氧(ROS)聚集、维持能量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Sestrin2蛋白在激活AMPK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及拮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在脑I/R损伤方面发挥了保护作用。Nrf2信号通路是重要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具有髓鞘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学习记忆障碍是其重要症状之一。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是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细胞膜包裹在神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理论的探索离不开表演实践的总结,为此,笔者通过表演研创作品《黄昏落日时》,促使自己在亲身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引发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舞者“适应性反应”的认识与思考,力求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理论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思路。舞蹈表演的难点在于它的“转瞬即逝”,其表演过程是无法进行重复的,这也就是舞蹈独特的魅力所在。可以看出,舞者在表演时每时每刻都在从心理层面适应自身、适应环境,最终以肢体
电磁推进系统是一种新式的直线驱动系统,与普通直线驱动系统相比具有原理简单,运行速度高,加速性能良好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根据电磁推进直线驱动系统原理,直线
武昌艺专时期的水陆街校址校舍外部空间是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建筑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武昌艺专时期水陆街校址建筑已消逝,但武昌艺专时期的办学精神仍历久弥新。解读当时的校园外部空间场景风貌,不仅弥补了校园建筑光辉历史的缺失,同时是对当时高校校舍建筑外部空间发展情况进行补充。本文通过了解武昌艺专校舍外部空间所处的大环境背景,梳理分析国内外不同高校的校园外部空间历史情况,探究校园当时真实的选址、校园规模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