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形合、意合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句法错误。形合意合是英语、汉语的最根本不同,体现在了英语注重结构和形式,汉语重功能和意义上。具体来说体现在英语中连词、介词、冠词等的大量存在及主谓结构基本句子结构的存在;而汉语中连词、介词等的数量大大少于英语中的数量,而且少数的连词、介词的存在也并不是必须的,在句子结构上汉语没有固定的句子结构,研究者们将其潜在的句子逻辑定义为“话题-说明”结构,因而它没有明显的句式存在。大学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本文进行了个案分析,发现句法错误在写作错误中所占比重最高。尤其是对于较高英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这些句法错误的存在令人疑惑和担忧。对于句法错误,本文将其进行了筛选、分类,并针对典型的句法错误设计了一次改错练习,让学生改自己犯的句法错误,目的是分析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改正一半或以上的错误,可见学生在有注意的情况下纠错能力明显提高。最后,研究通过一次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策略与写作成绩的关系。问卷内容着重区分了自主、自省式学习和被动、依赖外界的两种学习观念和策略。结果发现前者与写作成绩存在明显正相关。据此可以得到启发,写作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掘,过分依赖老师反馈和练习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同时还对个别题目的结果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发现写作高分者更强调通过平时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写作成绩,低分者则更依赖于练习;高分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了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而低分者的注意较弱。针对此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传统的以教师反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句法能力的提高,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性的挖掘,逐步降低他们对教师改错和反馈的依赖。而一种基于“注意”假设的教学法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注意假设强调学习者对自身形成的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别,强调学习者应在“注意”的情况下将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转化为真正的学得(intake)。虽然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已有不少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了“注意”在二语习得甚至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假设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的英语写作教学法,即在写作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典型的句法错误,并使之贯穿于平时的阅读、听力中,启发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其次,培养学生养成在写作过程中“及时注意”的习惯,将对中介语与目标语之间差异的意识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