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的进步越来越快,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和竞争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和国际化。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应用。然而,供应链管理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跨国加工制造业,由于其供应链分布的多地域、多主体、多层次性,使得供应链风险问题防不胜防。无处不在的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对跨国加工制造业的经营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确保经营安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供应链风险,正成为企业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重要构成主体之一,它既是供应链风险控制的最终执行者,又是核心企业风险控制的源头,对于整个供应链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科学、有效而又全面地对供应商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跨国加工制造业有效预防和控制供应链风险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所在。本文首先对供应商所处的供应链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系统所涉及的范围,特点等要素,他们对供应商的风险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次,本文对供应链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包括供应链风险的类型、特点,供应链风险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供应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了针对跨国加工制造业供应商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质量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等7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20个二级评价指标;最后,本文采用了AHP-云重心评判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模型对供应商的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以EPSON打印机事业部的核心供应商为例,进行了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和分析,验证了理论和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以供应链管理为背景,以供应链风险控制为视角,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风险评价方法。在指标的选择上,尽量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这样,既能吸取企业决策人员和相关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评价和选择的主观随意性;在模型应用上,AHP-云重心评判法具有评价过程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对于跨国加工制造企业评价和选择供应商,并在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