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研制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供电系统对电源的轻量化要求日益突出。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诸多供电系统的首选储能电源。但是,目前国内储能电源应用较为成熟且工程化的LiCoO2/LiC6体系锂离子电池,其比能量在110Wh/kg~130Wh/kg之间,无法满足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  本论文针对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同时适应高倍率充放电和宽温度范围工作的任务特点,重点对影响电池比能量和综合性能的正极、负极和电极液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依托试验结果研制了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了测试,并对电池的性能特点和循环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和总结。  锂离子电池的设计与其充放电模式、工作温度和工作寿命等使用要求密切相关。高性能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电池比能量的重要途径。相比于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的LiCoO2材料,LiNiXCoyAlZO2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比容量、热稳定性和高温性能,且性能成熟稳定,是理想的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论文还研究了正极导电剂种类和含量,以及电极压实密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SP、SFG和VGCF三种不同类型的导电剂混合使用的效果最佳;为达到比能量最优,导电剂的含量和电极的压实密度均存在最佳值。  对负极石墨材料的形貌和粒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相较于SEM形貌为无规则和长椭圆形的石墨材料,球形石墨制备的电极的浸润时间最短,制备的电池的交流阻抗最小;粒度大的石墨材料较粒度小的浸透速率大。因此,大粒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比能量和倍率性能。  本论文还通过电解液与电极的相容性,电池的交流阻抗值,电池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以及充放电循环性能,对三种不同型号电解液的匹配性进行了研究。B型电解液电池在上述四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其他两种电解液电池。  本论文研制了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表明:比能量较LiCO2电池显著提高,达到170.35Wh/kg(0.5CA,4.1V);-20℃容量为20℃容量的82.5%,放电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0℃容量约为20℃容量的110%,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特性。电池按照工作模式循环1235次后的放电电压未见明显衰降,容量保持率为93.73%,循环性能优异。研制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性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增加是很多疾病的病理基础。缺氧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缺氧可以改变内皮细胞之间的连接作用,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是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内有三个二硫键。(hEGF)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并具有广阔的医疗应用前景。该文目的在于建立hEGF的分泌型高效表达系
显微硬度和X射线衍射线的半高宽经常被作为材料强化的表征参量。显微硬度与材料的弹性、塑性、加工硬化指数、强度和韧性有关,是表征材料强度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而X射线衍射
小麂(Muntiacusreevesi)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的食草动物。该物种的分布特点及生态学特性使之成为对我国东南部地区系统地理学研究中优良的模式物种。研究通过对来自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