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慢急性联合应激大鼠模型远端结肠交感信号强度变化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精神心理因素与IBS的关系屡见报道,IBS的发病和症状变化与应激关系密切。IBS主要肠道表现包括肠道动力、内脏感觉以及肠黏膜分泌与屏障功能异常。建立一个理想的IBS动物模型是研究IBS发病机制所必需的一个平台。本实验室前期在脑肠交互作用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慢急性联合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可以从肠道动力、感觉和心理行为多方面模拟IBS表现,本次实验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再次评价,并观察该模型是否影响结肠粘膜分泌和屏障功能。 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急性应激组(急性束缚1小时),慢性应激组(21天不可预知轻度刺激)和慢急性联合应激组(慢性应激基础上予以急性束缚,以下简称联合应激组),采用短路电流技术观察不同应激状态大鼠的离体结肠黏膜基础分泌状态和上皮屏障功能的变化。观察不同应激状态下的大鼠一定时间内糖水摄取量、排便颗粒、结直肠气囊扩张(colorectal ballon distention,CRD)后腹外斜肌收缩次数的变化。 结果:急性应激后远端结肠黏膜基础分泌水平增高(p<0.01)而上皮屏障功能减弱(p<0.05),慢性应激后上皮屏障功能增强(p<0.05),联合应激组与急性应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应激大鼠排便颗粒和各容量CRD后的腹壁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加(p<0.01),体重和糖水摄取量没有变化(p>0.05);联合应激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1),糖水摄取量减少(p<0.05),排便颗粒和各容量CRD后的腹壁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加(p<0.01);尽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应激组在大容量CRD(0.8ml和1.2ml)时腹壁收缩次数略要多于急性应激组,而慢性
其他文献
为研究隐伏岩溶区小净距隧道开挖及爆破振动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规律,以贵州省里平Ⅱ号隧道工程为依托,以隐伏岩溶区小净距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LS-DYNA软件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
对枸杞迷你即食香肠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比为:白砂糖20%、食用盐1.5%、味精0.8%、枸杞7%、三聚磷酸钠0.35%,烘干温度为55℃,时间为6h,水分
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辽宁人民群情振奋,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的洪流当中。由于受中国传统经济模式影响较深,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继而蔓延到城市乃至各行各业。从1978年到现在的40年间,辽宁在农村全面推行体制改革,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