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内异症在组织学上是良性疾病,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现在更倾向于认为内异症是一种类肿瘤疾病[1]。目前关于内异症的发生机制理论较多,最广为接受的理论为种植学说,即随经血逆流的子宫内膜碎片,经过粘附、侵袭及新生血管形成,在异地种植生长。而异位内膜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有关,但其中具体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ARP-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核蛋白质酶,在DNA损伤后修复、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细胞凋亡、炎症、基因组的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PARP-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且可以调控肿瘤的EMT过程。但是,PARP-1是否在内异症中表达及其与内异症EMT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检测PA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ARP-1与EMT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转录调控因子Snail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的关系,来阐明PARP-1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RP-1和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PARP-1、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1、PARP-1、vimentin及Snail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P均<0.05),E-cadherin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在正常子宫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P均<0.05)。而内异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中,PARP-1、E-cadherin、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在正常内膜、内异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PARP-1、E-cadherin、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均与增殖期和分泌期无关(P均>0.05)。3、PARP-1、E-cadherin、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与内异症rASRM临床分期有关(P<0.05)。4、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PARP-1的表达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A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Snail)有相关关系,PARP-1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的EMT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