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消费者手机银行服务采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手机网民规模的壮大,移动商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手机银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的脚步而来,欣喜地看到了广阔的移动商务市场。可以说,中国移动商务的庞大市场和手机银行的迅速兴起,显现出手机银行和无线金融业务未来良好的前景。国内多家银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手机银行服务,加速业务布局,抢占手机市场高地。然而,商业银行积极热情的投入并没有换来应有的规模和交易量的增长,丰富的优惠政策及广泛的宣传推广,反衬的是手机银行业务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本研究针对这样的现实背景,聚焦于手机银行服务,希望引入和应用技术接受模型于我国手机银行的实际使用环境,了解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更为重要的,深入挖掘技术准备度等消费者特征变量,探讨它们在技术采纳行为中的调节效应,从而有助于运营商、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了解顾客需求,做好市场细分和营销推广本文首先对手机银行的概念、发展阶段、服务功能等进行介绍,细致梳理国内外手机银行方面相关的文献之后,将技术接受模型(TAM)确定为本文的研究框架;随后,系统回顾和分析了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情景因素(即调节变量)的研究进展,发现技术准备度(TR)作为衡量消费者对技术整体心理状态的重要人格特质因素,在技术接受模型中有重要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技术准备度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重点探讨它在用户技术采纳行为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最终构建了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技术准备度、行为意向4个因素在内的研究假设模型。论文采用抽样调查的研究设计,通过现场问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数据264份。文章的主体部分,应用SPSS18.0软件对回收的26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了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多元回归证实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显著影响;采用层级回归验证了技术准备度在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但是技术准备度对感知易用性和行为意向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技术接受模型在手机银行使用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并试图解释技术准备度的调节效应在不同路径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针对手机银行的营销和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为独立审计师的出现提供了契机。之前的文献表明审计师在资本市场中担任两个重要的角色:信息中介和提供保证。本文从审计师特征的一个角度—
中国民间蓝印花布以独特的工艺、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蓝印花布逐渐被现代工业产品代替。但民间蓝印花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工艺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引导经济复苏。同时,世界上各个国家均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便走出困境。美
错误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自资源,结合高中生物教学,从错题的成因和错题资源的开发利用两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错题,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威胁变得越来越严峻,人们在重视发展的同时不得不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近些年来,水污染事故频发,尤其是跨行政区域间的河流的污染事故,其影响
近15年来,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伴随着这一趋势,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活动也日益频繁,如何合理地为互联网企业估值,成为重要而且迫切的
摘要: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观和微观相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各个产业,并通过对其价值链特征的分析判断,对症下药,为该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将中国医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日趋频繁,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不断遭受到
以球形纳米纤维素晶体(NCC)作增强相、柠檬酸作交联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制备了PVA/NCC纳米复合薄膜和柠檬酸交联PVA/NCC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吸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一直保持着自由和开放的特点,通过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我国已经逐步演变为世界的制造和贸易中心。除了在贸易总量上的飞速提高,近些年中国与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