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著的整理和阅读,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论述该时期新文学史著书写的基本状态,以不同视角还原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写作的样貌,叙述该时期撰史的基本角度和观点,分析该时期“附骥式”新文学史书写的优长与不足,试图揭示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编写的局限及对后世文学史编写的推动,力求为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提供更具积极意义的思路。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在论述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的书写概况之前先将关注的重点置于该时期的文化语境上,将视角置于探索该时期撰史者文学观念转变的多种原因以及文化语境的多元化背景方面。第二章,“附骥式”新文学史的述史方式概观。以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为代表的“思潮运动史”的述史方式,以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和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等为代表的“文体分类史”的撰史模式和以人为中心通过作家串联创作和思潮的写史方式是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书写的三种主要方式。相较于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较为单一的写作模式,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的书写方式更加多样化,关注和研究新文化运动早期“附骥式”新文学史的述史方式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变革的探索走向深入和学科新活力的激发。第三章,从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的述史观点展开论述。该时期对新文学入史趋势骤增,史家在撰写文学史时的述史观点也呈现多样化态势,对以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集中体现的进化论文学史观及以贺凯《中国文学史纲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总结,还原该时期述史观点的基本面貌。第四章,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书写作为新文学入史的早期尝试,分析其在编写内容、编写方式的选择和编写观念的确立上,为后世文学史编写带来方何种指引,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也为后世文学史的编写留有什么样的余地。本章试图走进该时期史著,发现对后世文学史的书写中具有借鉴意义的部分,探究其优缺点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者提供价值参考,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园区建设的热潮,蔬菜产业园在这样的大潮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蔬菜产业园从品种、技术和管理上给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
时枝诚记是日本二十世纪著名的语法学家之一。他在批判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观——语言过程说。这一理论深深地影响着此
铝用阴极冷捣糊的施工温度为25~50℃,相比于热捣糊的施工温度100℃左右,冷捣糊的施工温度较低,不需加热,在室温下就能直接使用。冷捣糊具有与热捣糊相媲美的性能,但明显改善了
自称“中年”的作家小饭,习惯在枕边放几本书,“供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打发无聊时间”。这些书里,王小波的《白银时代》是他一读再读的。$$    小饭说,《白银时代》给了他精神
报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的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得中国的经济保持了近30年持续、快速的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临床急症常规
钢铁腐蚀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热镀锌作为最基本的防护手段之一,对减少这种损失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热镀锌件在汽车制造、建筑、家用电器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膳食管理是幼儿园的基础工作,制订科学、均衡的带量食谱是幼儿园膳食管理的首要环节。一个既能保证膳食质量,满足幼儿的营养需要,又能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儿童生长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影作为具有时代精神、肩负社会责任的观众艺术载体,在本年度打造了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新主旋律电影创作持续升温,现实主义题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