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东莞东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陶瓷膜过滤工艺,实验了不同工况下,陶瓷膜对污染物质的去除,并考查了陶瓷膜通量下降的影响因素。采用颗粒计数仪对膜滤后出水颗粒情况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出水颗粒数的影响因素。以藻细胞含量和叶绿素a为指标,研究了陶瓷膜过滤工艺对藻类去除效果。对陶瓷膜过滤工艺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水浊度10NTU-1000NTU,陶瓷膜过滤对浊度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出水浊度基本低于0.12NTU。对于不同浊度原水,出水浊度无明显差异。颗粒计数仪能比较精确地表征出水中2-25μm颗粒情况。陶瓷膜过滤对水中CODMn、UV254、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溶解性污染物去除效果不明显。原水浊度对陶瓷膜通量有明显影响。在10NTU-1000NTU范围,原水浊度越高,陶瓷膜通量随过滤时间下降越快。初始通量为708L m-2h-1,过滤25分钟后,10NTU原水通量下降至685L m-2h-1,1000NTU原水通量下降至305L m-2h-1。陶瓷膜过滤工艺能对藻类实现完全去除。以藻细胞计算,去除率达到100%,但以叶绿素a计算时,平均去除率约为96%。陶瓷膜过滤对胞外叶绿素a没有去除效果。藻类含量会显著影响膜通量,通量下降速度与膜前水藻类浓度呈正相关。陶瓷膜过滤工艺能稳定去除水中的铅。对铅的去除率达到80%-90%。对镍、铬、铊没有明显去除效果。过滤仅含铅水样时,陶瓷膜对铅的去除率,高于过滤含混合金属的水样。陶瓷膜过滤能高效去除水中的颗粒污染物,包括浊度颗粒和藻细胞。经陶瓷膜过滤后出水颗粒物含量少,对以膜为主的水厂工艺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