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热工参数实验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热传导过程中的四个混凝土基本热工参数,即导热系数、比热、质量密度以及热膨胀系数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1.采用尺寸为250mm×250mm×60mm的混凝土试件,研究了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及配筋混凝土导热系数随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各参数的关系曲线,探讨了含水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温度、骨料体积含量、骨料类型、钢筋含量、水灰比和掺合料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 2.通过对影响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可知各因素对导热系数影响的显著性大小依次为:含水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温度、骨料体积含量、骨料类型、钢筋含量、水灰比、掺合料种类。 3.采用不同的导热系数理论模型计算了不同骨料体积含量及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并将这些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发现Kook—Han Kim模型计算值的线性拟合与实验值较为接近。 4.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及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进行热膨胀系数实验,得到高强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随其龄期的增长而变大;再生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随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变大。 5.通过对混凝土的比热与质量密度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到高强混凝土的比热比普通混凝土的要低,同时,随强度的增加,其比热呈减小趋势;再生混凝土的比热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其比热也呈上升趋势。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密度比普通混凝土的要低,同时,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其质量密度随之减小。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对各种自然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使得浅层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目前,国内外许多能源开采都相继进入到深部采掘状态,而在深部作业时经常遇到“三高”
本研究以曝气生物滤池与流化床为基础,研发了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试密度小于水的Anoxkaldnes(瑞典)塑料填料。反应器拟作为建筑中水(小中水)主要生物处理
目前,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来愈严重,利用植物化感作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优势藻种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选用一种多酚含量高的
现行混凝土结构理论仅考虑“破坏”状态时的极限平衡来计算结构的承载力,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对评价结构的承载力性能虽然有效,但却忽略了结构从开裂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钢筋
为了研究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本文以一幢地上41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作为原型,根据动力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一个1/50缩尺试验模型,在同济大
单层索网玻璃幕墙作为点支式玻璃建筑中一种轻柔性支承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灵活性,视觉效果突出,赢得了广大建筑师的青睐,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就昆明新国际机场单层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强力推行,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效率已成当前工程界发展趋势,相对于过去现浇结构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长,材料浪费严重等缺点,装配
斜拉结构是杂交结构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结构体系,早期多用于桥梁方面。预应力斜拉网格结构是斜拉桥技术及预应力技术综合应用到空间结构而形成的一种形式新颖的预应力大跨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