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班级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优秀的班级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教育学生,熏陶学生的情感,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班级形成和谐友善的集体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十八大以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倡导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上的熏陶与教育成为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加强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重要契机。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理清有关班级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归纳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特征,并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剖析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主要成因,并提出了诸多班级文化改进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儿童自身成长的规律和班主任工作实践的需要出发阐述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并通过文献研究理清小学班级文化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论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阐述班级文化内涵;揭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包容性、童趣性、创新性特征以及教育熏陶、规范制约和同化聚合功能,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联系工作实践,通过对F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从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设定、实施主体和实现形式四个方面揭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化内容片面化、精神导向空泛化、教师权威绝对化、构建模式单一化等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当前F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从教师素质提升、班级集体精神塑造、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设性策略,并从分段分层目标设计、制定科学民主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促进班级文化长效发展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