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像校正相位图,测量健康成年人左右半球不同脑区相位值,探讨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的半球差异及利手因素的影响。
方法:
1.研究方法的验证:随机选择未知利手情况健康志愿者36名,男19名,女17名,年龄31~79岁,平均56.4岁。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各志愿者双侧额叶白质、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黑质区相位值。各脑区平均相位值与既往Hallgren和Sourander测定的尸体各脑区铁浓度参考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2.人脑铁含量半球差异的研究及利手因素分析:根据李心天制定的“中国人利手分类标准”,选择2组健康成年志愿者:①左利手组:30名,其中男16名,女14名,年龄20~57岁,平均32.5岁;②右利手组:30名,性别和年龄与左利手组相匹配,其中男16名,女14名,年龄20~58岁,平均33.4岁;所有志愿者经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获得校正相位图,并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各志愿者双侧额叶白质、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黑质等7个脑结构区相位值。各组数据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y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并且采用Levene检验显示方差齐后,进行各组脑脑相位的组内及组间的对比研究,2.1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半球差异的分析:对所有96名志愿者左、右半球各脑区相位值进行配对T检验,探讨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的半球差异。
2.2左利手组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半球差异的研究:左利手组两侧半球相应脑结构间相位值采用配对T检验,探讨左利手人脑铁含量的半球差异。
2.3右利手组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半球差异的研究:右利手组两侧半球相应脑结构间相位值采用配对T检验,探讨右利手人脑铁含量的半球差异。
2.4左、右利手组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差异的研究:左、右利手组组间同侧半球相应脑结构区相位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不同利手人脑铁含量的差异。
结果:
1.健康成年人各脑区的相位值与脑铁含量参考值间存在显著直线负相关性(r=-0.924,P=0.003)。
2.健康成年人左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区平均相位值低于右侧(P<0.05);两侧丘脑、红核、黑质区平均相位值差异没有计学意义(P>0.05)。
3.健康左利手成年人左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区平均相位值低于右侧(P<0.05);两侧丘脑、红核、黑质区平均相位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健康右利手成年人左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区平均相位值低于右侧(P<0.05);两侧丘脑、红核、黑质区平均相位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健康左、右利手成年人相同各脑区相位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SWI校正相位图相位值测定技术适用于活体脑铁含量差异的研究。
2.健康成年人左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区脑铁含量高于右侧;两侧丘脑、红核、黑质区脑铁含量无差异。
3.健康左利手成年人左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区脑铁含量高于右侧;两侧丘脑、红核、黑质区脑铁含量无差异。
4.健康右利手成年人左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区脑铁含量高于右侧;两侧丘脑、红核、黑质区脑铁含量无差异。
5.健康左、右利手成年人相同各脑区脑铁含量无差异,提示利手因素不是造成健康成年人脑铁含量半球差异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