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践中用人单位惩戒权存在被不当使用的现象,但是现行的劳动法律制度对此规制并不完善,学界关于用人单位惩戒权的法律规制问题探讨得也并不多。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当用人单位以享有用工管理权为由对劳动者进行惩戒时劳动者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况。相较于劳动法律,我国民法典体系更为健全,内容也更为丰富。由于劳动法律与民法存在一定交叉,当劳动法律对用人单位惩戒权规制存在不足时,将民法典相关内容引入用人单位惩戒权的限制当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中用人单位惩戒权存在被不当使用的现象,但是现行的劳动法律制度对此规制并不完善,学界关于用人单位惩戒权的法律规制问题探讨得也并不多。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当用人单位以享有用工管理权为由对劳动者进行惩戒时劳动者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况。相较于劳动法律,我国民法典体系更为健全,内容也更为丰富。由于劳动法律与民法存在一定交叉,当劳动法律对用人单位惩戒权规制存在不足时,将民法典相关内容引入用人单位惩戒权的限制当中不失为一道可以选择的路径。本文绪论部分对国内外关于用人单位惩戒权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司法层面的实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提出了将用人单位惩戒权的法理基础定为“契约”较为妥当。同时基于学者对将民法相关内容引入劳动法律进行补充适用的肯定态度,在民法典生效实施的伊始,提出了当劳动法律规制存在不足时在民法典视域下对用人单位惩戒权进行限制的新视角。第一章首先对现如今扣薪、调岗、解雇三个惩戒手段的使用现状做了简要分析;接着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对用人单位惩戒权的限制存在的缺陷,如劳动者权利救济渠道匮乏、现行劳动法律制度对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效力认定的标准较为模糊;另外新型用工关系背景下平台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问题也使得现行劳动法律陷入适用无力的境况。通过对劳动法律制度对用人单位惩戒权规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接下来从民法典视角对用人单位惩戒权进行补充限制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首先探讨将民法典相关内容引入对用人单位惩戒权限制方面的意义,包括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部分。现行劳动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为民法典对惩戒权进行补充适用提供了契机;民法典“权利本位”与劳动法律在“劳动者权利本位”价值理念上相契合,劳动者某些行为本身就带有民法制度色彩,这也彰显了从民法典角度限制用人单位惩戒权的可行性。其次,应当明确的是,民法典中民事规则只是补充适用,即其适用应当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当劳动法律本身即可以解决劳动争议时,不宜适用民法典。第三章论述了民法典视域下基本原则对用人单位惩戒权限制的具体路径。民法典与劳动法律共有的且劳动纠纷中经常适用的原则为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故本章对其区别适用的具体路径作出了具体阐述。劳动纠纷中如果涉及到以上原则的适用,不应当有违劳动法之基本精神,并结合劳动纠纷的特点将相关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不应盲目扩大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将所有当事双方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纠纷定性为劳动纠纷从而完全按照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思维进行适用。第四章提出了在民法典视域下限制用人单位惩戒权的具体规则的适用。对于民事行为规则,通过分析民法典中违约、侵权两部分民事行为规则在劳动法语境下的不同,厘清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惩戒的界限。对于劳动者违约的认定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应当根据劳动法精神来衡量。用人单位惩戒权的不当行使可能会侵犯劳动者的人格权;对于私力救济,应当承认劳动者的私力救济具有正当性,但是也应当具有合理的边界。而当劳动者确实具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当审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侵权行为中是否亦有一定的过错,从而避免用人单位的惩戒行为过当。
其他文献
刑法拟制是一种特殊规定,拥有独特且规范的构造,具体表现为待拟制构成事实与基本规范中的构成事实在相同刑法目的的指引下,通往同一法律效果。在成文法和现代刑事法治语境下,为防止倾轧公民的自由与权益,判断两类不同构成事实是否具有相同法益保护目的的权力应当由立法者享有,即刑法拟制应限于立法形式。因此,不应承认司法解释中现存拟制性规定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拥有独特的构造和特定的存在空间,刑法拟制与注意规定还是总
社会赞许性效应是人格量表常见的测量误差来源,会严重影响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不利于人格量表在人事测评、临床评估等诸多领域的实践应用。本研究目的是基于社会赞许性双层模型理论编制一份可以与人格量表联合使用的社会赞许性量表,为弥补经典测量理论不足,进一步考证量表各项目质量情况,还结合项目反应理论检验量表心理测量学指标,客观测量受测者的社会赞许性水平,从而提高人格量表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助力人格类量表的
<正>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对于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讲,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但对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国民素质提升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且是实现解放家庭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发展学前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政策起点。
特定令状制度产生于英国,成熟于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最初是英美两国人民反对君主专制、反抗殖民统治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发展,最终成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防止政府强制性侦查权滥用的重要制度。我国的搜查令状制度起步较晚,受法律文化、司法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制度的构建不够完善,搜查范围宽泛笼统,搜查行为缺乏约束,搜查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难以形成有效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正当程序原则难以发挥作用,使签发的搜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银行业已进入了稳定经营的时期。很多外资银行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以获取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金融利好。当前,国际与国内金融经济形势都复杂多变,且国内也迎来了供给侧改革,银行业需要不断的压缩利润以让实体经济获得发展的空间。外资银行在面对如此的严峻形势下想要突破重围,获取稳步快速向前的动能,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相对应的干预。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银行整合当下的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影响着从个人生活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计算机硬件,从最早出现时的陌生新奇,到现如今的广泛普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繁荣、成熟、平稳发展的过程。除此之外,近些年全球疫情的加剧,原材料供应的短缺,使计算机硬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4CS的需求、成本、沟通、便利性作为分析角度,通过
超级电容凭借其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和工作温度窗口宽等优势,在不间断电源供应、制动能量再生、应急电源支持和航空航天等高功率场景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在其静电吸附储能过程中,输入电能一方面通过离子吸附转化为静电势能进行存储,另一方面以热能形式损失(热损失),降低热损失成为提升储能效率、运行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理解超级电容储能过程中的热质传递微观机理,精确描述固液静电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伴随着普惠金融理念的广泛传播,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在我国探索小额信贷的组织模式,自此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对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助力小微企业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影响着其健康发展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将对引导民间融资行为走向规范化、完善金融市场及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强调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当然,对其保护的范围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了家庭领域。父母惩戒子女的行为,在家庭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却很容易侵犯到子女的权益。我国现行法律中较为概括地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教育义务,由于法律规定的过于原则概括,父母惩戒子女的这种做法缺乏引导,在现实中存在着惩戒权的滥用和惩戒权的怠用两种极端现象。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惩戒权的滥用行为,这些做法使得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