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试

来源 :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是除草剂的两个重要靶标。本论文主要围绕以环己烯酮为基本结构单元的HPPD抑制剂及ACCase抑制剂进行分子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测试。论文共分为三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就除草剂的发展概况、作用靶标与作用机理,HPPD和ACCase抑制剂的类型,构效关系与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为氟代3—环丙酸—2—环己烯—1—酮类HPPD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首先,运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设计了若干个3—环丙酸—2—环己烯—1—酮类化合物。其后,对其中两个化合物进行了合成。然而,室内除草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在测试条件下不具有活性。   第三章对潜在HPPD与ACCase双重抑制剂进行了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运用多靶点配体设计方法,将具有ACCase酶抑制活性的环己二酮类化合物及具有HPPD酶抑制活性的三酮类化合物两类化合物相同的环己烯酮结构抽取出来,并在结构衍生化时引入肟醚基团,设计了三个环己烯酮肟醚类化合物。首次合成得到的是具有除草活性的苯甲酰肟醚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在溶液中以肟醚式与烯胺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存在。X—单晶衍射测试表明,在固态时以该类化合物以反式肟醚结构存在。除草活性筛选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效果,结构衍生化后有望得到活性更佳的化合物。通过改进实验路线,得到了三个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芳香族聚酰亚胺(PI)是一类耐辐射、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和力学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聚酰亚胺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适当的方法对PI进行改性可以改善其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如加工性、气体分离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本论文通过化学交联、无机物复合、复合与交联改性等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改性的PI薄膜,并对
3-硝基-1,2,4-三唑-5-酮(NTO)作为一种高能低感度含能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火炸药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NTO是一种新型高密度、高能量、低感度、易于成型的单质炸药,它的能量接近
学位
进入新世纪,核安全成为核能广泛应用的前提和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射线安全防护,多年来,伽马射线因其波长极短,穿透本领极强,对生物体伤害极大而备受各界关注。因而,对伽马
学位
作为目前冲击片雷管装药的首选,六硝基茋(2,2’,4,4’,6,6’-Hexanitrostilbene,HNS)的超细化和结构微纳化研究得到了炸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HNS尺度上的超细化研究相比,HNS结构微纳化的新方法和新原理的探索还略显薄弱,而正基于此,导致目前在HNS微观结构与冲击起爆性能的关系研究方面也较为滞后。本论文拟采取多层级超分子组装-解组装方法,化学模板法构筑HNS的微纳多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