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经济与伦理、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内在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建设便成为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伦理的维度,通过对市场经济伦理的历史探寻,揭示出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互动双生的深层关系,在对这种关系理性反思的基础上阐明市场经济伦理的本质及其价值功能,以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之源和实践之基。本文共分为三章来进行论述。 第一章,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追溯了市场经济伦理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首先,市场经济伦理的产生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的展现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市场经济伦理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深刻的反映着人们在市场交往中的经济关系,是市场有序运行的客观要求。其次,本章从东、西方两条线索来考察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到几点理性启示:(一)利益是伦理的基础;(二)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三)市场经济伦理既是支持经济发展的人文精神,又是人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从哲学角度和人的发展层面论述了市场经济伦理的本质及其价值功能。首先提出市场经济伦理的内涵:市场经济伦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和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及其方式的伦理观念、伦理原则和规范,因而它的本质乃是人类“实践——精神”把握市场经济的特殊方式。从这一本质进行着重分析:(一)市场经济伦理作为人的实践精神,来自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实践,因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二)市场经济伦理作为人的精神实践,表达着人们对现存市场的不满和对理想市场的向往,因而更是对市场经济的超越;(三)市场经济伦理作为“实践——精神”又是一种主体的能动精神,因而它能够实现市场经济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变。其次,本章从与市场经济“同源”的存在规定性、利益谋取行为及其方式的约束性、对市场主体的直接规范性三个方面来阐明市场经济伦理与其它伦理相比较而具有的特征。最后,探究市场经济伦理的价值功能,它既具有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功利价值,又具有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的价值。 第三章是本文的现实归宿,也是本文有所突破和创新的部分,本章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问题。在理性分析了市场经济的“伦理二重性”对社会主义经济道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缺失的经济、政治法律、思想根源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主要是从与市场经济关系相对应的四个基本伦理观念来进行探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观。从生产者决策自由、消费自由、职业活动自由三个方面建构这一新型自由观,为人走向全面自由创造条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在生产经营领域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注重和贯彻效率原则,在生产经营领域之外和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中维护和贯彻公平原则,这种“重视效率,维护公平”、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公平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应有之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竟争观。在树立积极的、共生共赢的竟争观念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更应以协作为上,注重团结共生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观。这一新型利益观是以自利与利他相结合的互利为基础,深刻体现着市场互利原则与集体主义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 实践无止境,思考和创新无止境,对市场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内涵丰富的课题进行探索和创新,就经济发展而言,有利于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人文动力;从社会进步角度说,有利于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人的角度说,有利于从经济和伦理的两个维度造就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