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1型硅橡胶与塑料义齿基板之间的粘接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i123456ga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颌面赝复体的制作中,通常需要用塑料作为硅橡胶材料的支架,即需要塑料与硅橡胶间能有良好的粘接性能。SY-1双组分室温固化型仿真颌面赝复硅橡胶(以下简称SY-1硅橡胶)是我院新近开发用于临床的一种有机硅弹性体。为了提高其与塑料义齿基板之间的粘接力,笔者寻找了三种硅橡胶粘接剂以及两种偶联剂。三种粘接剂为:GD-414(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SDG-A(m)(上海有机硅研究所)、Adhesive-A(美国道康宁公司)。两种偶联剂为:A-304(Factor2公司)、KH-570(天津)。本研究通过测定塑料基板与SY-1硅橡胶之间的粘接强度,对比了国内外三种硅橡胶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探讨了三种塑料表面的处理方法对于二者间粘接强度的影响,这三种处理方法为硅橡胶偶联剂的使用、溶胀处理、粗糙化处理;并测试了GD-414的粘接强度的热老化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1.临床上使用硅橡胶粘接剂进行塑料义齿基板与SY-1硅橡胶粘接时,先使用偶联剂A-304处理塑料基板表面,再用粘接剂进行粘接,三种不同的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GD-414、AdhesiVe-A、SDG-A(m),而且均显著大于塑料义齿基板与SY-1硅橡胶直接粘接时的粘接强度。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临床上使用硅橡胶粘接剂GD一414与偶联剂A一304进行塑料义齿基板与SY注硅橡胶粘接时,粘接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先用A一304对塑料基板表面进行处理,再用GD一414进行粘接,可获得最大的粘接强度;只用A一304处理塑料表面后进行粘接,获得的粘接强度其次;只用GD一414进行粘接获得的粘接强度最小;但此三者的粘接强度均大于塑料义齿基板与SY吐硅橡胶直接粘接时的粘接强度。 3.临床上使用硅橡胶粘接剂GD一414进行塑料义齿基板与SY一1硅橡胶粘接时,分别与偶联剂A一304及KH一570结合使用。A一304大大提高了二者之间的粘接强度,KH一570却不能提高其粘接强度。 4.临床上硅橡胶粘接剂GD一414与偶联剂A一304结合使用进行塑料义齿基板与SY理硅橡胶粘接时,塑料表面自凝单体的溶胀处理大大降低了二者之间的粘接强度。 5.临床上硅橡胶粘接剂GD一414与偶联剂A一304结合使用进行塑料义齿基板与SY一硅橡胶粘接时,抛光的情况除外,塑料表面的粗糙度越小,粘接强度越大,即塑料基板表面太粗糙或太光滑都不利于其与硅橡胶间的粘接,故临床上两者粘接时建议采用800目左右的砂纸处理塑料表面。 6.硅橡胶粘接剂GD一414对塑料与硅橡胶的粘接性能不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提示热老化作用对GD一414的粘接性能无明显影响。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影响塑料和硅橡胶的粘接力的因素,筛选了适用于塑料和硅橡胶粘接的粘接剂和偶联剂。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领面鹰复体的制作质量。
其他文献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社会再次进入了汇率制度混乱和货币市场动荡不安的时代,货币危机多次爆发,学者们围绕货币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但
文章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计划”,中共中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农业部、教育部将共同推进农业高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计划。对农业高校科研组织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材料课程。材料课程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中的五个子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为通过讲授与实践,认识材料在文明史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和收入分配等问题日益凸显,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政策消化的新常态,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人才资源和科技
在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批准西京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试点开展专业
农业订单是建立新的农业秩序的一种法律形式.订单农业的初始制度安排,应建立在合同法的基础之上,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意思自治,以防止出现制度漏洞和行政主
首先,阐述了大数据概念;其次,介绍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受到的影响;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最早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三级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安置困难,生源困难,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难以解决
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与日趋繁荣的文化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依靠、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等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改性聚氯乙烯(PVC)及其填充复合物的配料比和加工条件对冲击强度的影响。探讨这些复合物的形态和凝胶化与性能的关系,可根据凝胶化度控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