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的编码模型及速率控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视频编码技术随之成为通信领域日益关注的焦点和应用的瓶颈。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信源模型的建立和编码模式的选择。前者研究信源的统计特性,制定视频编码标准,提供高效的编码工具;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不同视频序列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作者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后者。本文在国家863重大攻关项目——“数字视音频编码、传输、测试与应用示范系统”(项目编号:2002AA119010)的资助下,对H.264的编码模型和速率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264是ITU和MPEG组织在2003年3月推出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本文首先讨论了H.264系统组成、正交变换、帧内预测、帧间预测、熵编码和方块滤波等关键技术,然后重点分析了H.264中的量化技术和变换技术。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比特位的编码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实际编码的结果,同时本文证明了该模型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H.264采用的率失真优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编码器的性能。本文对率失真优化技术与速率控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两者的闭环关系和率失真优化技术的速率控制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两层结构的速率控制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有效比特位编码模型和率失真优化技术的速率控制算法。在H.264上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最后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作者参与开发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协同商务系统为例,详细讨论了关键的网络传输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
其他文献
自愈环是SDH组网最常用的结构方案,它具有自动故障恢复、高可靠性、组网灵活等特点,在电信传输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论文通过分析深圳华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传输产品CGCS-100
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通信网络逐步实现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作为现代电信网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现通信现代化的关键的一。V5标准
期刊
该文研究移动通信系统接入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部分研究移动接入安全性,重点是认证、密钥协商、以及移动多媒体版权保护问题.第二部分研究移动接入的可靠性,重点研究通过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利用了计算机很强的计算、存储性能实现各种高级测量仪器完成的功能,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集成功能出色.目前这项技术发展很快,种类繁多(包括常用
移动商务是依托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网络,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存储、传输和交流各种商业信息,进行商业活动的创新业务类型.移动商务虽然发展迅速,但离各方的期望还很远,其中
电子邮件作为Internet最基本、最流行的服务之一。随着网民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使用移动设备来访问Internet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邮件系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