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通用来提高水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处理技术.在用混凝法处理废水时,药剂费占处理成本的50%.因此,高效廉价混凝剂的开发,研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论文在聚合氯化铝(PAC)基础上制备了聚磷氯化铝(PPAC)混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PAC形态分布,探讨了Al-Ferron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速率,考察了配比及碱化度、稀释作用、pH值变化对PPAC形态分布的影响,理论上推测了高电荷、高分子量的[PO<,4>Al<,12>(OH)<,24>(H<,2>O)<,12>]<9+>、[SO<,4>Al<,12>(OH)<,24>(H<,2>O)<,12>]<10+>的形成机理及难易程度,从形态学上解释了PPAC、聚硫氯化铝(PACS)混凝效果优于PAC的原因,并根据SO<,42->与PO<,43->结构相似性预测了PACS中SO<42->与羟基聚铝结合的方式.同时,将制得的PPAC用于特定废水的处理,利用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混凝条件,结果直接指导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