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现已增至到1500多所。公办大学不断扩招,境外大学进入我国,民办大学与他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近几年生源的不断减少,这种竞争还将逐步深化。诚然民办大学有着自己的优势,但由于国家的人口政策、就业、费用高等外部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加之民办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民办大学普遍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我国高等教育如今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连续10年的高校扩招,给原本就不好过的民办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政策无法有效落实,由于人们的“等级教育”作怪,民办高校发展举步维艰,大有濒临生死边缘的感觉。虽然民办高校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在与公办高校相比实力仍然弱小,特别是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建设方面和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方面等还存在诸多问题,虽然近几年有个别民办高校已经提升为本科办学层次,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民办高校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如何才能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的民办高校去思考。民办高校以市场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和办学机制,培养市场最需要的人才这是民办高校与国办高校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民办高校的最大的优势。因此,机动灵活的反应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体制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转型时期的山东民办高校发展如何,有哪些收获,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核心竞争力应怎样构建和提升。以山东地区为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依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讨论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对山东民办高校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民办高校的优势和劣势,为提升山东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