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香聚酰胺膜在脱盐和水净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耐污能力差限制了其应用。膜污染问题会降低其水通量,缩短使用寿命,增加运行成本。通过表面改性来提高膜抗污能力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两性离子材料可以有效抵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本文主要探索了两性离子材料改性芳香聚酰胺膜的制备及性能。为了降低表面的污染,论文主要研究了表面引发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聚合改性方法,实现了在芳香聚酰胺膜表面的亲水聚合物pSBMA(聚磺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的接枝。该接枝方法利用了芳香聚酰胺膜上残存酰氯基团固定引发剂,适合现有的界面聚合制膜方法。另外,还探索了赖氨酸及pSBMA直接界面改性聚酰胺膜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 pSBMA表面引发改性聚酰胺膜具有优良的抗蛋白吸附能力,不可逆蛋白吸附可降至原膜蛋白吸附量的2.9%。(2)当料液中存在污染物时,如腐植酸和牛血清蛋白,pSBMA表面引发改性膜的水通量比原膜下降更少,而截留率依然保持不变,说明改性膜获得了较高的耐污能力。(3)在较高的工作压强下,pSBMA表面引发ATRP改性膜可以一直保持比原膜更高的通量,其截留率相差无几。(4) pSBMA的二次界面聚合改性可行性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合成聚合物时较难得到大量低分子量的两性离子物质,合成结果显示中最小的分子量也在6000以上,在只有一个端基胺的条件下,把聚合物固定在聚酰胺膜表面上有一定难度。(5)赖氨酸二次界面聚合改性后表现不错,小分子的赖氨酸结合到表面后,在降低蛋白吸附约30%的情况下,仍能很好地保持膜的分离渗透性能,其中通量要比聚酰胺原膜提升约两倍,截留率和赖氨酸浓度有关,降低3-10个百分点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