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吹氩钢包精炼过程中气泡破碎与聚合行为的模拟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ail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炉外精炼是实现钢高洁净化的重要环节和保障,钢包底吹氩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炉外精炼手段,其熔池内的气泡尺寸及分布对钢液流动、组分混匀和夹杂物去除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目前对钢包底吹氩精炼过程中气泡破碎、聚合机理尚不明确,对熔池内气泡尺寸及分布规律尚未揭示与掌握,本课题通过物理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气泡聚合、破碎行为机理展开研究,揭示了底吹氩钢包精炼过程中的气泡破碎和聚合行为机理,确立了能够准确描述钢包内气泡行为的数学模型,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气泡行为的影响规律,为真实再现底吹氩钢包中气液两相流的气泡行为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底吹氩精炼钢包的物理水模型,通过物理水模型实验研究发现:随着供气流量的增加,气含率和气泡尺寸均逐渐增大,气含率径向分布更加不均匀。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泡尺寸逐渐增大,气含率逐渐减小,当达到一定高度,气泡尺寸和气含率变化均趋于稳定,达到平衡分布。(2)运用因次分析法,结合物理水模型实验数据,分别推导出了当前底吹系统下狭缝型透气砖和弥散型透气砖形成的初始气泡索特尔平均直径的经验公式。(3)通过建立CFD—PBM耦合数学模型,准确描述了底吹氩钢包精炼过程中的气泡破碎聚合行为。揭示了底吹氩钢包中气泡破碎聚合行为的机理及其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规律和贡献:研究确立了以气泡聚合为主导的气泡尺寸分布影响机制;探明气泡间碰撞主要由气泡湍流随机运动和气泡上浮所引起的;通过修正聚并效率模型参数,得到能够正确描述底吹氩钢包内气泡尺寸分布的数学模型。(4)揭示了当前底吹系统下,各工艺参数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供气流量的增加,气泡尺寸径向分布变宽,同时气泡尺寸有所增大;在相同供气流量下,相较于采用狭缝型透气砖,采用弥散型透气砖时熔池内的气泡尺寸明显变小;在相同供气流量下,采用1/2偏心透气砖布置方式时熔池内气泡尺寸比较大,而采用中心透气砖布置方式时熔池内气泡尺寸较小。
其他文献
纳米析出强化钢是利用纳米相的析出强化与传统的强化方式相结合强化基体的一类新型超高强钢,具有超高强度、优良耐腐蚀性、低成本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复合纳米析出行为受到广泛关注。但析出强化提高强度的同时会造成塑韧性的降低,如何调控复合纳米相的析出行为改善钢强塑性是纳米析出强化钢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富Cu析出相、NiAl类析出相和碳化物类析出相的复合析出强化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 Cu钢、Cu/Ni钢和M
AlON陶瓷由于其优异的透光性、耐腐蚀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目前,大部分合成AlON粉体的方法所需要的温度很高,得到的粉体粒径较大,这都不利于AlON透明陶瓷的发展。水热-碳热法可在降低反应温度的同时合成粒径较小的陶瓷粉体,如AlN粉体等,但一直没有应用于AlON粉体的合成。本课题旨在用水热-碳热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纳米粒径的AlON粉体,并以此粉体为原料烧结AlON透明陶瓷。首先通过水热反应
透光性木材是一种新型绿色生态材料,在智能建筑、磁性设备、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相变储热材料是新一代绿色节能材料,可通过物相变化自主实现节能调温。将透光性木材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赋予木材对环境光和热的高效响应与存储功能,对开发新型绿色节能生物质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巴尔沙木为基材,以癸酸和聚乙二醇为相变储热材料,以环氧树脂为定形封装材料,通过脱木素预处理、熔融共混及真空浸渍制备了兼具光学
三国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由其引申出的文学、影视、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可谓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近年来,伴随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三国历史、民间故事为背景改编、创作的各类型电子游戏不断开发出来。然而,随着人们文化、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进一步拓展该题材游戏的表现形式,开发出有文化深度、有寓教于乐意义、肩负一定社会责任的三国游戏作品已经成为玩家受众乃至
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大环境下,财产保险业逐渐走出价格战进入营销竞争与服务竞争的新保险时代;A财产保险公司参考“新零售”概念对实体门店进行线上线下互动转型;门店保单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已不再适应现有管理需求,对于评定保单服务人员的绩效结果产生一定的滞后与偏差。基于此,本文在对绩效考核理论与方法、新零售智能化概念进行研究后,形成了关于智能化替代作用下,一线服务人员绩效考核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采用案例研究、
本文结合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添加Ti元素提高宽厚板低合金高强结构钢种一次合格率”项目课题,通过实验室热模拟实验、热轧实验及现场生产调试,研究了不同钛含量实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组织性能、高温热变形行为、TiC析出物研究及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终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主要内容为:(1)以Q345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 5种不同Ti含量的实验工艺,并进行了实验室冶炼和轧制,研究了轧制
本文结合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IF钢生产工艺开发”项目课题,通过实验室热模拟实验、热轧实验及现场生产调试、研究,确定最终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工厂生产的热轧生产工艺。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对C和N、Nb和Ti、Mn和Si、S、O等元素对IF钢深冲性性能影响的研究,结合沙钢生产条件设计出可实际批量化生产成分。现场生产通过KR脱硫、180吨顶底复吹转炉、带有顶吹氧工艺的RH(实验炉次没有吹氧)、#1
鸡马立克代病(简称MD),是鸡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病原体于1967年经Biggs等人研究确定为B群疱疹病毒。我国1976年吴志达等人在上海,1978年周蛟等人在北京,分别分离到了二株MD强毒——泸——1株和京——1株。为我国开展MD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1979年以来,在我校畜牧队养鸡场发现有MD流行。其发病率为5.9%,死亡率为3%。经初次流行后,该病在本鸡群中便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
期刊
齿轮传动是机械装备中重要的一种动力传输方式,其传动的准确度与平稳性往往决定了设备整体的动力学性能。对于齿轮对来说,由于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往往容易在齿根位置产生疲劳裂纹,随着裂纹故障程度的加剧,会影响传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甚至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本文以直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齿轮真实的基体结构,研究了齿轮裂纹在啮合过程中的扩展过程,并计算了不同裂纹扩展状态下的时变啮合刚度,并将
能源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为避免出现能源危机,减少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领域的共识。新能源在应对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有着传统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世界各国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为加快发展新能源,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新能源产业得以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