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显微封堵治疗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yidiany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骶管Tarlov囊肿(Sacral Tarlov cysts,STc)的发病率较高,约1.5%-13.2%,其位于骶管内骶神经根;因其压迫骶神经根,可导致患者骶尾部、会阴部疼痛或感觉不适,坐骨神经痛,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抑郁。既往常误认为不需治疗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因此,处理该病的关键在于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核磁共振成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得以诊断。近年来,关于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其治疗方式多样,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目前最佳的治疗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因各研究的纳入标准、手术指征、样本量、评价标准、随访时间等各不相同,故无法对各种治疗方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目前对囊肿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尚无客观的评价标准;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指征的把握缺乏科学的评判依据;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同样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故有必要进行深入总结,提出相应的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目的本研究采用显微填塞封堵的手术方式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患者,并采用“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s of Symptomatic Sacral Tarlov cysts neurologic deficits,ESSTCND)”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旨在对该手术方式和评分标准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72例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组23例,女性组49例;单发组37例,多发组35例。患者平均年龄44.9岁,其中男性组、女性组、单发组、多发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9.3、44.6、41.8、44.1岁。手术方法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骶管Tarlov囊肿自体脂肪、纤维蛋白胶显微填塞术。采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制定的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ESSTCND)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方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治疗有效定义为获得―优秀‖和―良好‖的治疗结果。优秀: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60%;且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良好: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25%;且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组内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不同疗效等级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患者囊肿主要位于S1-S3椎体平面,平均体积12.5ml,其中男性组、女性组、单发组、多发组平均体积分别为14.7、10.4、13.2、12.3ml。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中位ESSTCND评分分别为62.5(16.7)、25.0(18.5)、25.0(16.7)、25.0(20.8)分;其中男性组分别为62.5(12.5)、25.0(12.5)、25.0(25.0)、25.0(30.1)分;女性组分别为62.5(16.7)、25.0(20.8)、25.0(17.8)、25.0(20.3)分;单发组分别为62.5(20.9)、25.0(25.0)、25.0(19.8)、25.0(20.8)分;多发组分别为62.5(16.7)、25.0(12.5)、25.0(25.0)、25.0(21.9)分。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疼痛中位NRS评分分别为6(2)、1(2)、1(2)、1(3)分;其中男性组分别为6(3)、1(2)、1(2)、1(3)分;女性组分别为6(1.25)、1(2)、1(2)、2(3)分;单发组分别为5(3)、1(2)、1(2)、1(3)分;多发组分别为6(1)、1(2)、1(2)、2(2.5)分。患者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90.3%、73.4%;其中男性组分别为95.6%、91.3%、75.0%,女性组分别为93.9%、89.8%、72.7%,单发组分别为91.9%、89.2%、68.8%,多发组分别为97.1%、91.4%、78.1%。各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ESSTCND评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患者术后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均P<0.01)。患者术后3-6年治疗有效率低于术后2周、术后1年(均P<0.05),术后1年较术后2周无明显变化,其中女性组和多发组患者尤为明显,男性组治疗有效率随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患者在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的不同疗效等级组内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单发组和多发组在年龄、病史、随访时间、囊肿体积、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疼痛NRS评分、手术前后神经功能障碍(ESSTCND)、术后治疗有效率这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填塞囊肿并阻断其与蛛网膜下腔的沟通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采用的―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ESSTCND)‖简单、全面、有效,能客观的评价神经功能障碍及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骶管Tarlov囊肿显微填塞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有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其他文献
采用原子类型电性拓扑指数(E_k)、电性距离矢量(M_t)表征15种嘧啶噻二唑硫醚衍生物分子的化学结构。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其对枸杞炭疽病菌抑制活性(C_L)与M_t的最佳三元(E_1、M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观念过于传统,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等因素,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的提升。在新
针对无人机之间的相对导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相对差分的相对导航方法,基于伪距测量和超宽带测量的特征,给出了无人机之间的双差、双差变化率、超宽带测距测速以及双
背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又称为Whipple手术,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等常用的手术方式,也是腹部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该术式一般选择上腹正中
标签理论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犯罪学流派中研究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综合评价了社会反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指出以标签理论为角度审视我国刑法中的前科报
骨骼是人类最大的器官。骨骼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生长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其中软骨内成骨是躯干骨,四肢长骨,以及部分不规则短骨生长的主要方
背景:盆腔神经损伤引起的结直肠动力障碍在结直肠外科很常见,常会引起腹部胀痛、顽固性便秘、排粪不尽、直肠坠胀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处理困难[1]。在直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可以使文化交融。个性却为中西文化交流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中、西两种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所承载的文化含量不同。本文对英
随着国内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家族式企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如何使我国家族式企业在众多经济体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与国际接轨做大做强,本文就这个问题认为:家族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