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501型牛仔裤平面广告与服饰文化的互动关系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仔裤诞生于1873年,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牛仔裤目前的意义与其最初的意义大相径庭。最初牛仔裤作为工作裤为劳工阶层所使用;后来西部片里穿着牛仔裤的西部英雄扩大了其影响力,40年代洛杉矶附近的机车帮的造型同西部牛仔非常相似;战争中牛仔裤被宣布为军需用品,爱国大兵的形象登上了李维牛仔裤的海报;从50年代起,一股反主流文化运动开始悄然掀起,青年亚文化群体纷纷穿着牛仔裤作为反抗的标志;80年代,牛仔裤作为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输出海外;如今的牛仔裤广告主要以年轻人为模特,时尚和性感是其主要诉求点。 本文梳理了牛仔裤从1873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史,收集这段历史上有关牛仔裤的图像及广告,运用符号学分析这些图像的变化并结合美国的历史文化得出牛仔裤文化的变迁史。将牛仔裤文化的变迁史同李维501牛仔裤的广告进行对比发现:一方面美国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培养了牛仔裤的魅惑神话,另一方面李维牛仔裤及其广告的发展史就是美国消费文化发展史的缩影。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零售流通市场的全面开放,零售行业事实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我国也已经跨入了品牌竞争的国际化时代。在西方成熟经营理念的渗入和激烈的行业
《中国青年》是我党创刊最早、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杂志,是青年类期刊的代表,在中国现代史和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长达83年的办刊实践中,它经历了中国社会变革的不同阶段,也
“话题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报道形式,近年来风行于各类媒体。它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的内容,更增强了媒体、记者和受众的互动。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是一个话题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