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对外工程承包作为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以对外工程承包业为基础的经济合作机会,将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展示,寻求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行工程项目的承包与建设。此外,在对外工程承包市场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维持本国承包商的竞争优势,设置了各种壁垒,并提高了项目审核标准和工程质检要求,国际权威机构对工程承包企业的资格认证和检查也越来越严格。通过观察近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情况,作者了解到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两项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完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进入欧美市场中常常遭遇技术和法制限制。在充分认识对外工程承包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可以看出对外工程承包的合理规划离不开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充分认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影响因素,有助于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趋利避害,为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本文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国内外有关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对外工程承包业的研究范围和结论,发现对外工程承包的研究历史较悠久,且涉及到竞争力分析、问题分析、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然后简单介绍了工程承包的相关理论,其中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接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介绍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情况,分别从行业分布、市场分布和地区分布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也增加了市场风险。然后利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等层面进行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竞争力分析,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接着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部分主要考虑了经济发展理论,劳动力迁移理论,汇率影响机制等,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对代表性影响因素在199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展开了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同时为了了解各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对各变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最后,在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我国政府应该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和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外工程承包商会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加强人员管理,优化承包市场的结构,各方应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对外工程承包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