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临床常用的5种方案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前肠道准备效果,并明确影响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腔镜中心拟行结肠镜检查的365例慢性便秘患者的相关资料(年龄、性别、BMI、来源、腹部手术史、基础疾病、服药种类、服药时间、末次大便性状、肠道准备时服用液体量、是否完整服药、末次大便距肠镜检查时间等)。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采用5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案进行肠道准备,A组为对照组,检查前1晚分次口服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olyethylene glycol–electrolyte lavage solution,PEG-ELS);B组为前1晚分次口服3L PEG-ELS;C组为检查前1晚分次口服2L PEG-ELS+检查当日分次口服1L PEG-ELS;D组为检查前1晚分次口服2L PEG-ELS+检查前1天分次口服100ml乳果糖溶液;E组为检查前1晚分次口服2L PEG-ELS+结肠镜前2小时开塞露40ml纳肛。所有患者肠道准备质量采用BBP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用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比较5种肠道准备方案肠道准备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息肉检出率,探讨一种对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及息肉检出率都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肠道准备方案;对收集到调查问卷中慢性便秘患者相关资料等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影响因素。结果:1、5种方案,A组肠道准备充足率为64.8%,B组为86.3%,C组为78.9%,D组为87.3%,E组为72.9%,其中D组肠道准备质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种方案,A组息肉检出率为8.5%,B组为28.8%,C组为22.5%,D组为32.4%,E组为27.1%,其中D组息肉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种方案肠道准备过程中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反应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5组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4.1%,B组为58.9%,C组为18.3%,D组为15.5%,E组为18.6%,其中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种方案肠道准备过程中在患者耐受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163)。5、5种方案,E组左半结肠肠道准备质量评分高于其他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比所有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充足组和不充足组,单因素分析肠道准备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性别(P<0.001),服药后是否主动运动(P<0.001),肠道准备时服用液体量(P<0.001),末次大便性状(P<0.001),服药后距肠镜检查时间(P=0.014),便秘时间(P=0.026),肠道准备方案(P=0.043);多因素分析肠道准备质量影响因素包括:男性(P=0.013),服药后未主动运动(P<0.001)、末次大便非清水样(P=0.010);结论:1、2L PEG-ELS联合100ml乳果糖溶液较其他四组能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息肉检出率。2、2L PEG-ELS较其他四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而单次服用3L PEG-ELS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2L PEG-ELSL联合40ml开塞露(E组)左半结肠肠道准备质量均优四组,建议有直肠癌家族史或需要着重检查左半结肠病变的患者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肠道准备。4、男性,服药后未主动运动,末次大便非清水样是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不充分的独立危险因素,识别这些因素有利于提高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