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已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区域主义作为实践的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走向全球主义的中间环节,正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研究区域主义理论以指导区域主义实践活动,探究区域主义实践活动以增添区域主义理论素材就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研究区域主义理论概念和内容切入,冀望从众多区域化理论流派中吸取精华,突破门户壁垒,以概括出区域一体化产生动因、条件、机制和发展动力及路径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理解和观察东亚区域化进程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进而,文章转入对东亚区域主义实践的实证研究。 “东亚意识”源远流长,随着战后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互依存性的增强,东亚意识再度复兴,为区域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面对全球化的巨大冲击和外来其他区域联合体的紧迫压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深切地感受到加强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冷战后,东亚区域主义蓬勃发展,区域合作的实践活动方兴未艾,各种各样的区域化设想层出不穷。文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东亚区域主义的产生条件,对冷战后东亚区域主义的实践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尝试从纷纭繁杂的现象背后,探讨东亚区域主义的基本的特点和寻找区域整合的可能突破口。 东亚从经济依存度方面来说,已具备许多有利于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但由于地区内存在历史的纠葛、民族性格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政治制度的差异和大量的领土争议及大国角逐等等因素,要建成制度化的区域组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决定了东亚区域主义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保持开放主义的特点。 21世纪的中国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东亚政治和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必须对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的区域主义政策研究成为了本文的落脚点。笔者希望能借此为中国的国际区域主义进程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