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中国当代话剧舞台演出形式的变革,不仅是一种理论视角的转变。由于话剧叙事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并且对话剧舞台演出形式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就目前我国当代话剧舞台演出研究的格局而言,本文无论在方法论的运用上还是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本文共分八个部分。 导论:阐述本文运用戏剧叙事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以及选择话剧舞台叙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意义。 第一章:时间的扭曲。主要表现在自由扭曲故事时间。时间的概述与停顿、时态的转换、心理时间在当代话剧舞台上获得了相应的空间“塑形”。 第二章:空间的变形。主要表现在舞台空间摆脱了幻觉式摹仿的空间观念,虚拟化、简化和阐释化是三种主要的叙事空间变形,使当代导演在舞台叙事语汇——视觉调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第三章:叙述者的出场。主要表现在演员扮演的叙述者在舞台上讲述故事,公开暴露话剧舞台演出的虚构本质,是中国话剧从摹仿到叙事的舞台观念转变之关键。 第四章:并列与复调。主要表现在叙事结构上突破了前因后果的组合观念,强调共时的、多维的并列组合和复调组合。 第五章:修辞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转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在舞台叙事中的直接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 第六章:戏仿的蔓延。九十年代话剧演出强调了滑稽模仿等具有明显后现代色彩的叙事形式,标志着话剧叙事观念又有了新的转变。 结语:创新的意义依赖于游戏规则的确认,而游戏规则的制定绝非个人行为,而是涉及很广的文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