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太炎是一位不世出的学术巨擘。《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是1908年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在日本的听课实录,整整100年后即2008年才出版,第一次披露了章太炎讲授《说文解字》的完整内容,弥补了原来缺失的章氏学术演进的重要一环。全文分三章来讨论《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语源研究。
第一章为序言,综述有关这部《笔记》的研究状况而外,总论此书语源研究的内容、价值、意义及理论依据。
《笔记》论说语源凡999事,其中溯源78事,余则皆为系联同源词;而“语源”这个名称全书极少出现,而多以其它称说方式出现。
披览是书,如坐春风,满眼新意,其语源研究亦如此。章氏讲《说文》,以段注为底本,然而所论语源至近千事,不与段氏同者凡623事,发明新说达六成以上。由此可见,章氏能够把语言文字学从传统推进到现代,创新是根本。
因此在第二章中,我们从中选取《笔记》中的语源50条进行解说,逐一加以疏证,以证实章氏新说。这50条解说的选择,不但排除了与章氏之前段、王所涉者,就是王力《同源字典》以来研究者论及的,也避免重复。其中包括20条溯源及30条系联。
第三章总结《笔记》语源研究的成就,认为章氏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次确定了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任务,综合运用了众多理论方法,以具体的创造性语源研究,丰富了语源学理论。
本章也指出《笔记》存在的问题,章氏仍不能完全摆脱前人的影响,且论点分散,同时又难免勇于立说的主观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