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纳税筹划研究 ——基于SC电信公司的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传统通信业务发展几近天花板、行业内同质化竞争胶着、外部互联网浪潮冲击不断等背景下,通信业运营商亟待通过转型找到新的增长点。互联网金融以其普惠性、便捷性以及与信息技术紧密的关联性等特点,成为了通信业运营商转型的新战场。电信公司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转型升级3.0战略下业务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通信+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为用户提供新型消费产品、渠道和体验,同时联合互联网金融产业合作伙伴和平台形成共生、共荣、共赢生态圈,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新业态。SC电信公司在转型战略的引领下,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发了”业务为代表的跨界融合新业态,获得用户青睐,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但是,由于专项税收法规适用争议等原因,使新业态背上了沉重的税负包袱,不满足企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纳税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无法回避的法定义务,但通过合理、有效的筹划,企业也能从纳税活动中找到价值增长点。面对发展压力与效益要求,如何开展有效纳税筹划,减轻税负包袱、支撑业务发展、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在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已有研究中,少有针对某一具体新业态案例,深入剖析业务模式、问题成因、并从理论和实务操作两方面进行进一步细致分析的研究。本文以SC电信公司“通信+互联网金融”融合典型新业态“发了”业务为案例,详尽展示了SC电信公司在产品的初创期、发展期,动态分析不同时期的市场发展要求、政策适用风险、非税成本平衡等多种影响因素,并基于对多种因素影响利弊的权衡判断,对纳税筹划的思路与方法做出的选择与调整。最终运用“税收链”管理思维,厘清税务局、用户、合作伙伴等参与方利益,从业务流程、合作伙伴、用户感知、可适用政策等多角度切入,前置化沟通政策适用风险,逐一落实协议约定、系统支撑及客户服务配套。通过业务和税务的高效配合,形成了在当前环境下行之有效的纳税筹划支撑方案,并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及发展效益。最后提出了该方案在后续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保障措施。本文立足工作实际,从典型案例中分析总结出电信业跨界融合新业态纳税筹划的特点与应对思路。在跨界融合已然成为当前及未来商业模式发展新常态,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发展新要求,税制改革不断深化、涉税风险监管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对SC电信公司接下来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下,面对不断衍生、迭代的新业态的纳税筹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整个通信业企业面对跨界融合新业态的纳税筹划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2014年我国新预算法实行,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此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大,地方政府过度扩张,造成债务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速下降与实行减税降费政策,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缺乏增长的动力,未来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较大,因此债务规模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债务风险的上升。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根据各市财政部门公布的数据计算,2018年其26个城市债务余额总量达到2.73万亿元,,
商业银行网点营销管理是以金融市场个人和公司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利用商业银行资源优势,结合营销组合的方式方法,综合考虑组织、架构、人员、培训、绩效、考评、薪资等众多要素,将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客户,最终优化实施达到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银行盈利的一种双赢的管理活动。目前,商业银行多数网点开展营销管理工作时,对影响营销管理成效的因素缺少有效研判,缺乏明确的营销管理模式作为科学指导依据,往往根据管理者的
随着新经济的不断成熟、居民财富的持续增大、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银行业务自动化与电子化水平的迅速提高,零售银行业务以资本消耗少、客户收益稳定、创新空间广阔、经营风险分散的特点日益被现代商业银行重视,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它的崛起将成为新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力零售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金融脱媒化背景下为改善资产结构、提
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管理企业员工的核心手段,因此打造能有效实施的绩效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获取行业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和不断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以及民营银行牌照的逐步放开,对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剧烈的冲击,传统银行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改革压力较大。随着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原本稳定的市场格局被打破,面对不断涌现的竞争对手和想要突破的新的市场,
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程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已经发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为。它是一项重要的股利政策,同时也是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当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非理性下跌时,为了提振股价,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企业就有实施股份回购的动机。本文以苏宁环球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的优秀文献,着重探讨苏宁环球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方案的成功经验,意在丰富我国的股份回购领域的研究。本文共有五
我国资产管理业务从2012年开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18年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3.36万亿元。2018年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多项业务承压的情况下,资产管理业务保持了稳定。可以看出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优化了整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并正成为证券公司改革和竞争中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而我国证券公司本身还处在一个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注重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和改善,考虑长远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到微观企业而言,提升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关键组成部分。改善产品质量作为企业重要决策,需要企业大量融资投入,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经济机构薄弱,正规金融机构不发达,企业无法得到充分的融资进行运营和产品质量的发展进步。因此,各企业会利用非正规金融进行企业产品质量的发展。但是,在我国非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企业带来了不断扩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集团抓住良好的环境和发展机遇,成为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集团客户凭借规模优势和信用优势也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重点授信客户。因集团客户组织结构复杂、经营透明度低、关联往来多、局部风险隐患不易监控等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授信业务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单一客户授信业务。如何优化集团客户授信业务流程,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
中国银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在“普惠金融”的视角下,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借鉴国外社区银行模式,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银行业务。论文的研究对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体现在论文重点从社区银行的营销策略角度,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社区银行发展新思路及营销策略,确保社区银行的发展对“普惠
信用评级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解决投资者与发行人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帮助投资者科学决策和便捷发行人融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随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2018年我国债券大面积违约创历史新高,而信用评级却没能有效揭示风险,市场主体对我国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能力提出了严重质疑;这一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因违反相关规定被证监会处罚并禁业一年,市场震动;而2019年人民银行接受了标普中国的备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