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矛盾能够得到有效缓解,社会福利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有效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所有制经济结构、企业自身发展等各方面原因,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尤其体现在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上。我国中小企业主一直被融资难的问题所困扰,这个瓶颈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银行的贷款获批难、民间借贷市场混乱,加上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欠缺,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一定重视:一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2014)等法规和文件;另一方面,各省市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担保公司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与发达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法律制度方面的措施相比,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法律角度整合现有资源,以法律保障、融资供给、信用担保等多视角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的有效融资途径及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及完善民间融资立法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利用法学与经济学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希望能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与展望。第一章是引言。概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层面的分析。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定义,指出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必要性,并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分析,以引出问题,为下文作铺垫。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处于融资困境的几大因素。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通过对内源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民间融资等方面的情况对比,找出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我国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归纳出四个主要问题: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银行的贷款获批难、民间借贷市场混乱、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欠缺,并找出法律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等措施,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第五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各类融资渠道,结合本文前面的分析与总结,尝试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些许意见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