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沉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传播武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然而,众多因素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学校武术的教学指导思想,导致学校武术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为了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以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为切入点,研究怎样更科学、有效地普及武术教育。江苏省是我国率先基本达到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省份,而苏南地区又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教育设施齐全,各方面投资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这就为中学武术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本文以江苏省苏南地区城市中学的武术教学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城市的35所城市中学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影响苏南地区城市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对苏南地区城市中学武术教学的开展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从中总结经验为苏南地区中学武术教学的开展推出一种新模式,以此来丰富和充实我国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模式。通过调查分析江苏省苏南地区城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武术开课率不够理想,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现状更不容乐观,影响学校武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及支持、教学内容、场地设施与器材、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教学方法等;相关领导并没有给予武术课很大的重视;体育教师年轻、学历多为本科、在大学期间专修项目为武术的较少,武术教学水平一般,科研能力欠缺,但对武术培训表现出积极态度,且对武术的认知程度较高;中学武术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缺乏系统性教材内容;以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主,考核形式、评价方式单一;大多数中学生都喜欢参加武术锻炼,其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媒体、武侠小说等;并提出建议为:深化中学武术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对中学武术的认识,重视武德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贯彻课上教学与课后活动相结合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学武术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武术教学场地与器材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