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失地老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提出,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势在必行,针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现实困境,在扶贫道路上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这一政策。但在搬迁政策的实施过程,搬迁对象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接受能力、适应性差的老年人群体,失地导致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弱的老人,如果这一问题不得到重视和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也丧失了意义,对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必然存在危机。在这一问题上通过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理论、方法、技巧基础,可以一定程度的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同时增强服务对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从社会工作方法入手,以人际关系作为切入点,为老人重塑完整的人际关系网,并逐步找到社区的归属感,适应新生活。笔者以云南省L移民安置点为研究地点,前期走访搬迁点,对20名老人进行简单访谈,了解他们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对该社区失地老人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进行介入,以活动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为依托,按照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沟通与表达、协作等方面设计并实施6次小组活动,根据前期调研,发现该处老人存在着情绪疏导,释放压力、增强人际交往技巧、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提高合作协作、互帮互助意识的需求,以此为依据致力于实现扩大老人社交领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改变过去的旧观念,挖掘老人们的优势资源,使成员之间在生活上和精神上获得相互支持的目标,通过2个月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活动,基本实现上述目标。在小组活动中,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按照设计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量表对服务对象进行小组活动前后的测量,比较实验组对象人际交往能力的变化,进行评估和总结,得出结论。最终帮助重建良好的社区人际交往系统,形成新的社区支持网络,从而使易地搬迁的质量得到保障。
其他文献
很多水库由于修建年代已久,在自然环境的侵蚀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使水库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在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中,帷幕灌浆技
针对乳酸传统生产工艺废水排放多、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两室型双极膜电渗析生产工艺,探索适合工业生产的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电渗析过程影响最大,提高初始
自经济危机之后,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外贸集装箱班轮市场表现乏力,更大型的集装箱船不断投放到市场,使得市场一直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相对独立的内贸集装箱班轮市场,受世
土地整理项目农用井是根据农田灌溉需要而建设的,它是在无地表水可利用或地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的灌溉设施。文章阐述农用井的设计步骤及几个数据的确定。
电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在开完《朗读者》研讨会后接受记者专访,谈到如何给自己的未来写一段卷首语时她说:“我留白吧,因為未来永远不可预知。而且你足够勇敢的话,可能比你写成的卷首语更精彩,如果你退缩了的话,你写再多的卷首语也没有用。”廖廖数语道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曼妙的意境。那白看似虚无,但其艺术张力往往妙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