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长沙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几个主要体质与常见生活方式相关性及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于长沙地区工薪阶层的体检人群进行抽样,搜集1386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NAFLD的中医体质分布如下:(1)NAFLD的中医体质中平和质和病理性体质均可见,两者构成比分别为42.9%、57.1%(P<0.01)。其中以病理性体质为主,存在兼夹体质;(2)病理性体质构成比(P<0.01):痰湿质17.1%、湿热质10.2%、阳虚质9.9%、气虚质6.2%、阴虚质6.0%、气郁质4.5%、血瘀质1.9%、特禀质1.3%;(3)兼夹体质的构成比(P<0.01):湿热质24.8%,痰湿质19.7%,气虚质12.2%、血瘀质12.2%、阳虚质9.3%、气郁质9.3%、阴虚质9.3%、特禀质3.3%。(4)不同性别、年龄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比不一(P<0.01)。2、NAFLD中医体质与饮食、烟酒、睡眠、运动存在相关性(P值均<0.01),其中:(1)痰湿质中保护因素:睡眠较好(Exp(β)=0.432,P=0.023);危险因素:很少运动(Exp(β)=2.524,P<0.01);(2)湿热质中保护因素:偶吸烟(Exp(β)=0.326,P=0.003)、不饮酒(Exp(β)=0.266,P<0.01)、偶饮酒(Exp(β)=0.487,P=0.011)、清淡饮食(Exp(β)=0.105,P=0.002);(3)阳虚质中保护因素:睡眠较好(Exp(β)=0.318,P=0.01);危险因素:很少运动(Exp(β)=4.378,P<0.01)。3、NAFLD中医体质与BMI、血压、TG、HDL、GLU、ALT、GGT、UA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其中:(1)痰湿质与BMI(Exp(β)=1.083,P<0.01)、舒张压(Exp(β)=1.023,P=0.048)呈正相关,与HDL(Exp(β)=0.974,P=0.005)呈负相关;(2)湿热质与GGT(Exp(β)=1.009,P<0.01)、BMI(Exp(β)=1.054,P=0.046)呈正相关,与HDL(Exp(β)=0.975,P=0.027)呈负相关。结论:1、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1)长沙地区NAF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存在兼夹体质,其中兼夹体质分布以湿热质、痰湿质为主;(2)不同性别、年龄的NAF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不同:痰湿质、湿热质中男性所占比高于女性,阳虚质中女性所占比高于男性;30-40岁以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40-50岁以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50岁以上以阳虚质所占比例高。2、NAFLD中医体质与性别、年龄、BMI、饮食、烟酒、睡眠、运动关系密切,其中很少运动是体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痰湿质以偏咸及肉荤饮食、常饮酒、常失眠、很少运动为主;其中睡眠较好为保护因素,很少运动为危险因素;(2)湿热质以辛辣饮食、嗜烟酒、很少运动为主;其中少烟酒、清淡饮食为保护因素;(3)阳虚质以清淡饮食、常失眠为主;其中很少运动为危险因素,睡眠较好为保护因素。3、不同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BMI、血压、TG、HDL、GLU、GGT、UA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BMI与NAFLD中医体质类型关系最为密切;中医体质类型中以痰湿质、湿热质相关指标的异常最为显著。(1)痰湿质与BMI、舒张压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2)湿热质与GGT、BMI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