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沉淀法是目前常用的也是较经济简便的物化预处理方式。印染废水具有COD浓度高、色度高、pH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尤其目前印染工艺多使用活性染料等亲水性染料,使用常规混凝剂难以达到理想的脱色目的。另外,由于水中存在较多洗涤剂,对胶体的聚集脱稳造成了干扰,使得混凝法的COD去除率进一步降低。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在低成本控制和自动化投药基础上提高印染废水混凝预处理的效果。
试验研究表明:在印染废水混凝预处理中,相比PAC、PFS、PAFC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硫酸亚铁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和COD去除率。对COD800~1200mg/L、pH8~10、色度200~400倍、以活性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硫酸亚铁的最佳投药量在800mg/L~1000mg/L,COD去除率为62.5%,脱色率87%,B/C从0.29提高到0.36。
联用试验表明:硫酸镁在pH大于11的条件下,有很强的脱色效果,但絮体较小,沉降性较差。当硫酸亚铁与硫酸镁联用,在石灰乳助凝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混凝脱色效果,且沉降性能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联用的最佳方案为硫酸镁300mg/L,硫酸亚铁300mg/L,石灰乳300mg/L。处理效果为,COD的稳定去除率为56%,TP去除率95.6%,色度去除率91.4%,出水B/C0.37。该联用方案成本仅为0.171元/吨废水。
模型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水质印染废水的适宜混凝投药量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能很好的处理和模拟多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20神经元的BP模型,最大预测误差15%,最小0.5%;10神经元的RBF模型,评价预测误差为8%。将训练好的模型程序写入PLC模块中,在线仪器将水质以微电流信号进入PLC,通过PLC数模转换和神经网络程序计算,将预测结果以微电流信号传递至变频加药系统,实现根据水质变化在线实时控制混凝投药量。
试验结论得出的复合药剂经济方案在神经网络模型的指导下动态控制投加量,可实现以较低廉的运行费用达到满意的印染废水预处理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