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继承者,是青年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政治观现状与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本文采取了以下研究路径:首先,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知、情、意、信、行”的五因素分析方法将大学生的政治观切分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识、政治信仰、政治行为五个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的内容。其次,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从政治观的五个维度出发分别归纳出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中的良性态势和负性态势。再次,针对总结出的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较为浅层、政治情感较为冷漠、政治意识较为薄弱、政治信仰较为松动、政治行为较为盲目等典型的负面现状,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个体、家庭氛围出发挖掘其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实际,针对形成原因的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大学生政治观培养的有效路径。 本研究针对大学生政治观的负面发展态势,提出如下对策:在面对社会转型期出衍生的负面问题时,一方面要实现转型速度和质量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要依靠法制的强制力;高校要尽快创新教学模式,让政治教育与时代接轨,加强对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和培育;同时,大学生个体作为政治观形成的主导客体,要自觉投身于良性政治观的自我构建中。此外,大学生党员要发挥作为先进模范的风向标作用;最后,空巢家庭父母要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大学生子女的联络沟通并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大学生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要转变教育思维,克服宠爱心理,克制溺爱行为,给予子女科学理性的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