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是公司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合理的结构安排可以增加企业价值。根据动态资本结构理论可知,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企业向最优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趋近、偏离、再趋近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日益完善。通过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减少委托代理冲突的发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债权人利益,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使公司资本结构更加合理。因此,探究内部控制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可以激励企业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发展。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资本结构特征做了系统性分析,找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研究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基于学者的研究分析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和内部控制经济后果,初步判断内部控制效应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高度契合;第三,基于理论分析研究,提出本文假说;第四,根据假说构建研究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拟合目标资本结构、检验内部控制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和偏离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在不同负债水平下该影响的不同,得出实证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结论:内部控制与资本结构理论变化值的交互项系数为0.0196,并在1%水平下显著,得出内部控制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的结论,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同时,在内部控制与资本结构偏离度的模型中,内部控制变量前的系数为-0.00321,并在1%水平下显著,验证内部控制与资本结构偏离度显著负相关,更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更高的内部控制质量会降低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使公司资本结构得以优化;并通过进一步研究,考虑公司处在不同负债水平下的情况,内部控制提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作用对过度负债企业来说更加强烈,内部控制降低资本结构偏离度的作用效果同样对过度负债企业来说更加明显。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本文得出的结论向上市公司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出政策建议,促使我国内部控制更加高质,资本结构更加优化,公司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