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发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维多场耦合仿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o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是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技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Fuel Cell Cycle,IGFC)的核心部分,其将燃料内部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工作温度在1023-1123 K,燃料灵活性高,且不需要昂贵催化剂,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通过仿真手段研究SOFC内部传热传质机理,在提高电池总体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平板式内重整SOFC的三维模型,研究了电池内部多物理场耦合过程,同时考虑了压力对于内部重整反应和氢气一氧化碳共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工作压力对于电池性能输出和内部物理场分布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提高工作压力可以从增加开路电压和降低活化过电势两方面提高电池性能,同时使电化学反应发生区域向电解质层靠近;加压也能够影响到组分分布和内重整反应分布,对于部分预重整气工况表现为组分变化向入口处集中,同时会使内重整反应速率在入口处增大;此外,部分预重整气工况下,升高压力会形成过冷区域,增大电池温度梯度,合成气工况下压力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则不明显。另外研究了进气通量的影响,常压下减小燃料利用率可有效控制部分预重整气工况SOFC的温度梯度,但同时高压也会使电池性能恶化,合成气工况下燃料利用率对温度无太大影响;还可以通过增大阴极空气通量来减小SOFC的温度梯度。最后,本文进一步发展模型,研究了多流道单电池不同流场配置下物理场分布的情况。顺流逆流两种配置物理场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的温度分布,逆流下靠近空气出口处温度最高而燃料出口处温度较低,这使得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向燃料入口处集中,同时在此处也会发生逆向水煤气反应;内重整反应也导致了诸如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摩尔分数同顺流时的差异;同时逆流配置下在燃料出口处较低的温度和燃料量也会降低电化学反应速率并影响活化过电势的分布。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常多病共存,常会出现多种老年综合征与慢性疾病叠加、多重用药等问题.国外研究数据表明,超过半数老年患者合并3种或更多的慢性疾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中,采
<正>海参又名海黄瓜、海鼠等,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动物,位尊海产"八珍",有海中"人参"之称。一、海参资源目前已知世界上的海参有12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内陆地区兴建,而兴建高层、超高层建筑需要良好稳定的基础,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钻孔灌
以一台为国外压缩机配套的TZYW/TAW 7800-18/3250 WTHF1正压外壳/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叙述了正压外壳/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的防爆优越性,介绍了单支撑同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