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体外培养方法、分化能力及免疫表型表达。【方法】Ι型胶原酶消化后差速贴壁法培养ADSCs;CCK-8法测定ADSCs和骨髓干细胞(BMSCs)增殖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流式细胞技术(FCM)鉴定免疫表型的表达;特定条件下向多个方向诱导分化。【结果】脂肪组织中含有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优于BMSCs,表达CD29、CD90,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31,CD34,CD45,CD49,CD73,CD105。【结论】AD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易于分离培养,其增殖能力较BMSCs更快,并能长期稳定增殖。【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脂肪干细胞(ADSCs)对老龄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更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筛选勃起功能正常的成年大鼠(5月龄)及老龄ED大鼠(25月龄),分为成年对照组、未治疗组、PBS组及ADSCs组,PBS组阴茎海绵体内注射PBS,ADSCs组注射等体积含1×106个ADSCs的细胞悬液,另两组不做任何处理。饲养2周后行海绵体测压,分析ADSCs对老龄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结果】1.未治疗组及PBS组老龄大鼠MaxICP/MAP在2.5V、5V、7.5V三个电压刺激下均显著低于成年对照组(P<0.01);2.未治疗组与PBS组相比MaxICP/MAP在三个电压刺激下无显著差异(P>0.05);3. ADSCs组老龄大鼠MaxICP/MAP在三个电压刺激下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及PBS组(P<0.01),但也显著低于成年对照组(P<0.01)。【结论】ADSCs可显著改善老龄ED大鼠的勃起功能,可能成为未来组织工程学领域内治疗年龄相关性ED更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探讨ADSCs是否通过逆转阴茎海绵体结构重构改善老龄ED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1. CM-DiI标记ADSCs后检测细胞增殖率及14d内细胞荧光强度变化,FCM分析其不同时间点的标记率;2.大鼠分组同第二部分,ADSCs组注射CM-DiI标记的ADSCs的细胞悬液。饲养2周后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vWF表达,Masson三色染色法定性平滑肌、胶原纤维,Image-Pro Plus6.0定量分析内皮细胞/总面积(VECs/gross area)及平滑肌/胶原纤维面积(SM/collagen),分析ADSCs对老龄ED大鼠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的影响。【结果】1. CM-DiI标记后荧光强度随时间逐渐减弱,但至14d时仍清晰可见;1d、7d、14d标记率分别为:99.22%、97.61%、93.11%;2. CM-DiI标记与未标记的ADSCs在各时间点的增殖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3. ADSCs注射2周后,阴茎海绵体组织内仅观察到极少量标记后的细胞;4. ADSCs治疗组vWF表达增加,VECs/gross area比例增大,虽显著低于成年对照组(P<0.01),但也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和PBS组(P<0.01);5. ADSCs治疗组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SM/collagen比例增大,显著低于成年对照组(P<0.01),但也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和PBS组(P<0.01)。【结论】ADSCs海绵体内注射可有效促进老龄ED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平滑肌细胞的再生,逆转阴茎海绵体结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