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后汉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汉纪》是东晋袁宏撰写的记叙东汉历史的史书,记载了公元14年至公元221年共二百零七年的历史,是今存除范晔《后汉书》之外,研究东汉历史的又一部重要史书。《后汉纪》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还颇具文学性。但是关于《后汉纪》,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其史学方面和思想方面,对其文学性关注较少。一些文章或专著对《后汉纪》的文学方面仅有零星的探究,缺乏专门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后汉纪》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对袁宏的家族家世、《后汉纪》成书过程及版本的论述。袁宏系出颇有家学渊源的魏晋士族陈郡袁氏,这对于他个人的品性和其所受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袁宏身处东晋时期,这个时代的政治特征、思想文化特征等对《后汉纪》的成书必然有极为重要影响。了解《后汉纪》的版本及其流传情况是研究此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本章最后论述了一下《后汉纪》的版本源流情况。第二章是对《后汉纪》思想内容的探究。关于《后汉纪》史学思想、玄学思想探究的论文已有不少,但皆对其中佛教思想的探究有所忽略。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在东晋时期借助玄学“清谈”的形式得到较为广泛的流传。袁宏热衷于“清谈”,其交游圈中也有一些佛、道皆善之人,他本人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痕迹,那么对《后汉纪》中佛教思想的研究便不容忽略。本章重点是将《后汉纪》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结合起来探究。第三章是对《后汉纪》体例特点的探究。关于《后汉纪》体例研究的论文有不少,但只是粗略点出大概的特点,没有细致专门的研究。本章重点从《后汉纪》记人、记时和编次特点三方面来探究其体例特点。《后汉纪》历经千余年而流传下来,有着多种版本。现今流传的最好版本是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周天游先生校注的《后汉纪校注》和中华书局出版、张烈先生点校《两汉纪》。第四章是对《后汉纪》叙事艺术的探究。其他研究《后汉纪》的论文极少涉及这一点。本章重点从叙述手法、语言特点及其鲜明的故事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袁宏综合运用多种叙述手法,将其观点、个性及情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得《后汉纪》语言富有感情、蕴含褒贬,使得其叙事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第五章是对《后汉纪》史论艺术的探究。关于《后汉纪》史论艺术的探究有一些论文。与其他史书相比较,《后汉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论所占全书比重大为增加,因此对于史论的研究是探究《后汉纪》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在前人对《后汉纪》史论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把其史论艺术单独列为一章,重点从论史方式、感情特点、论史手法和句式特点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第六章是对《后汉纪》影响的探究。袁宏在书中强调了史书的重要意义,这对于后世史书的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此书在体例、文学性创作手法、史论等方面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对后世史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章既是对前六章内容的小结,也是对《后汉纪》影响的探究。总而言之,《后汉纪》是一部优秀的史书,是除范晔《后汉书》之外,研究东汉历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史书,其史学价值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后汉纪》的文学性也值得深入地挖掘和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变得越来越快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为了要实现良好的文化交流,则必须要进行翻译。尤其是
<正>抢你饭碗没商量先是英国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接着麦肯锡研究院又发布研究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将有4亿到8亿人的饭碗会
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对象并不是薪酬水平本身,而是不合理的薪酬,其本质上是不能真实反映高管的贡献、与企业绩效脱钩的薪酬。在我国,不合理国企高管薪酬难以通过市场自身
语法的学习能让学习者达到正确使用语言的目的,高职大学生必须重视英语语法学习。高职大学生学习英语语法时可以遵循以下策略:仔细观察,活学活用;分析句子,突破语法;实际应用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分析主要涉及相关法价值的评价主体、基本构成以及实现途径。知识产权法既具有一般法价值的构成要素,又有着其特别法的价值内容,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 ,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定证券监管权的内涵 ,进一步完善证券监管权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 ,是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防范证券市场风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东方女性的悲剧命运。主人公翠姨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沐浴着“五四”新文化的
加强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切口,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率先肩负起先进性别文化教育的新重任;指出加强大学生的先进性别文化教育,应从构建融入与
国家秘密保护,是政府信息公开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课题。规范分析显示,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国家秘密,采取的是复合形式的认定结构,即只有既符合形式要件亦符合实质要件的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王利明我国物权法的立法工作迫在眉睫,而针对物权立法的理论研究急需深入并展开,在探讨物权立法的基本理论时,围绕我国物权立法是否应采纳德国的物权行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