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3年08月至2019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手术的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19例(20耳),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复习相关文献,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19例(20耳)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病例中,男性10例(11耳),女性9例(9耳);左侧8耳,右侧12耳。年龄2~30岁,平均9.4岁。(2)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20/20;100%),耳痛(17/20;85%),耳漏(12/20;60%),面瘫(2/20;10%),耳后瘘管(2/20;10%)。(3)18耳行纯音测听和(或)ABR检查。有完整气骨导听力资料的有14耳,其中12耳为传导性耳聋,1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耳为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4)20耳中外耳道狭窄16耳,外耳道闭锁4耳。胆脂瘤位于外耳道骨部16耳,位于外耳道及中耳有3耳,位于外耳道软骨部1耳。16耳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胆脂瘤患耳中有14耳可在术中探查到小鼓膜,另2耳胆脂瘤侵犯到外耳道及中耳,未见鼓膜。而4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伴胆脂瘤的患者术中均未发现鼓膜的存在,其中3耳由闭锁骨板替代了鼓膜,另外1耳替代了鼓膜的闭锁骨板由于胆脂瘤的侵蚀致部分破坏。(5)20耳均行胆脂瘤清除及外耳道成形,在此基础上,15耳加行外耳道植皮术,3耳加行乳突根治术,2耳加行耳后炎性瘘管切除术,2耳加行I型鼓室成形术,1耳加行II型鼓室成形术。(6)对19例(20耳)患者进行2-75个月的随访,发生新耳道再狭窄的有7耳(35.0%),其中1耳伴胆脂瘤复发(5.0%)。结论:1.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临床上少见,较正常耳易合并胆脂瘤。当患者出现耳痛、耳漏、患耳周围红肿等表现时要高度怀疑其伴发胆脂瘤。2.颞骨高分辨CT能较准确的诊断胆脂瘤并判断胆脂瘤发生的部位。3.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发的胆脂瘤常发生在外耳道骨部。4.对于合并胆脂瘤的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术中尽量扩大重建耳道及术后耳道支撑以减少术后再狭窄。
其他文献
目的:生物人工肝系统(bioartificial liver,BAL)应用过程中临床肝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和药物浓度对BAL肝细胞的生存影响巨大,因此,提高肝细胞的抗毒性能力可以促进BAL的应用效能。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造能够应用于生物人工肝系统(BAL)的人肝细胞株增强其抗毒性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是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基因,是清除细胞
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转移、化疗耐受的重要原因。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成为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及耐药的重要策略。尽管有许多对于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但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近年研究表明人类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ALDH)是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重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Duodenal-jejunal bypass)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肝脏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及其降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通过高脂饮食和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十二指肠切断原位吻合术(假手术组,即Sham组)和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组(手术组,即DJ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3周测量大鼠空腹体
目的:探究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对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SiewertⅡ型患者的近期手术疗效、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国内单家医疗中心2014年01月至2018年2月经腹行AEG根治加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短期随访资料。根据界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有123例患者参加此项研究。并根据切除方式不同,分为近端胃切除术(PG)组34例,全胃切除术(TG)组89例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脑是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预后也差。炎症是肿瘤的重要特征,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衍生的炎症复合指标如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目的:应用OCTA观察弱视儿童的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在这项横断研究研究中,共纳入了83例弱视儿童及39例正常儿童,其中单眼弱视39例,双眼弱视44例,单眼弱视儿童的弱视眼及双眼弱视儿童视力较差眼合并为弱视组共83眼,对侧眼组39眼,选择正常儿童的最佳矫正视力较佳眼,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时,选择右眼纳入正常对照组共39眼。通过临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一、成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目的:总结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的19例CAEBV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治疗方式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成人CAEBV患者中,
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清扫范围仍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中“食管悬吊法”及“2.5野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即可在胸腔镜下达到101组淋巴结的满意清扫,但目前仍缺乏2.5野淋巴清扫术与3野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残端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本机构收治的128例原发性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行疝囊横断后残端疝囊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设为试验组;患者行剥离及横断疝囊后残端游离于腹腔,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
目的尽管曲妥珠单抗取得巨大进展并成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但仍存在耐药问题。有研究表明,与单靶向治疗相比,双靶向抗HER2治疗可能改善耐药,提高疗效。因此,我们进行一项Meta分析来评估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双靶向与单用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并寻找潜在获益的亚组人群。方法截止至2018年12月,我们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