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圈养马麝的气味标记行为的季节变化节律,及与粪样激素水平间的关系,2009年7月-12月对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有效行为记录时间为458 h)、同期粪样收集和类固醇激素(皮质醇、睾酮、雌二醇)水平的放射免疫(RIA)检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尿标记、粪标记、蹭尾标记和卧息标记四种气味标记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了不同繁殖时期标记强度的差异、繁殖时期对粪样激素水平的效应及气味标记与粪样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雄性马麝的主要标记方式为:粪标记、尿标记、卧息标记(腓腺)和蹭尾(尾腺)标记。雌性马麝尾腺不发达,不进行蹭尾标记,主要标记方式为:粪标记、尿标记和卧息标记。雄性马麝的标记强度略强于雌麝,圈养马麝的尿标记与蹭尾标记、粪标记与卧息标记在不同年龄组间呈现大体相同的变化趋势。标记行为在位点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 2、圈养马麝标记行为在不同繁殖时期的变化规律:尿标记在交配季节的发生频率显著多于非交配季节(P<0.05),但是持续时间百分比短于非交配季节(P>0.05);粪标记强度在不同繁殖时期并无明显差别(P>0.05);交配季节的蹭尾标记无论是持续时间百分比还是发生频率都大于非交配季节,但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交配季节的卧息标记强度极显著的强于非交配季节(P<0.01)。 3.粪样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规律:随着繁殖节律的变化,粪样中皮质醇,睾酮,雌二醇的含量都呈现极为显著的季节变化,皮质醇在非交配季节(3481.2±384.1 ng/g)极显著小于交配季节含量为(6924.5±701.6 ng/g);睾酮在非交配季节(582.5±80.0 ng/g)极显著小于交配季节的(1080.6±120.1 ng/g);雌二醇在非交配季节(81.2±29.4 ng/g)极显著小于交配季节(199.2±377.2 ng/g)。 4.圈养马麝标记行为与粪样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尿标记和卧息标记强度与粪样皮质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尿标记R=-0.403,P=0.003<0.01;卧息标记R=-0.294,P=0.011<0.05),粪标记和蹭尾标记与皮质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5.圈养马麝标记行为与粪样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尿标记强度与雌性雌二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810,P=0.015<0.05);蹭尾标记和雄性马麝睾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R=0.739,P=0.0023<0.01);卧息标记和粪样睾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2, P=0.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