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圈养马麝的气味标记行为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圈养马麝的气味标记行为的季节变化节律,及与粪样激素水平间的关系,2009年7月-12月对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有效行为记录时间为458 h)、同期粪样收集和类固醇激素(皮质醇、睾酮、雌二醇)水平的放射免疫(RIA)检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尿标记、粪标记、蹭尾标记和卧息标记四种气味标记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了不同繁殖时期标记强度的差异、繁殖时期对粪样激素水平的效应及气味标记与粪样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雄性马麝的主要标记方式为:粪标记、尿标记、卧息标记(腓腺)和蹭尾(尾腺)标记。雌性马麝尾腺不发达,不进行蹭尾标记,主要标记方式为:粪标记、尿标记和卧息标记。雄性马麝的标记强度略强于雌麝,圈养马麝的尿标记与蹭尾标记、粪标记与卧息标记在不同年龄组间呈现大体相同的变化趋势。标记行为在位点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  2、圈养马麝标记行为在不同繁殖时期的变化规律:尿标记在交配季节的发生频率显著多于非交配季节(P<0.05),但是持续时间百分比短于非交配季节(P>0.05);粪标记强度在不同繁殖时期并无明显差别(P>0.05);交配季节的蹭尾标记无论是持续时间百分比还是发生频率都大于非交配季节,但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交配季节的卧息标记强度极显著的强于非交配季节(P<0.01)。  3.粪样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规律:随着繁殖节律的变化,粪样中皮质醇,睾酮,雌二醇的含量都呈现极为显著的季节变化,皮质醇在非交配季节(3481.2±384.1 ng/g)极显著小于交配季节含量为(6924.5±701.6 ng/g);睾酮在非交配季节(582.5±80.0 ng/g)极显著小于交配季节的(1080.6±120.1 ng/g);雌二醇在非交配季节(81.2±29.4 ng/g)极显著小于交配季节(199.2±377.2 ng/g)。  4.圈养马麝标记行为与粪样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尿标记和卧息标记强度与粪样皮质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尿标记R=-0.403,P=0.003<0.01;卧息标记R=-0.294,P=0.011<0.05),粪标记和蹭尾标记与皮质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5.圈养马麝标记行为与粪样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尿标记强度与雌性雌二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810,P=0.015<0.05);蹭尾标记和雄性马麝睾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R=0.739,P=0.0023<0.01);卧息标记和粪样睾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2, P=0.012<0.05)。
其他文献
背景:叶酸(folic acid,FA)是一种B族维生素,本身无生理功能,在体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二氢叶酸及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ate,THF),四氢叶酸是叶酸的活性形式,可作
目的:根据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要求,对创新型小肽RWR的毒理学、稳定性进行研究,为RWR后期药代动力学及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RWR的制备与鉴定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RWR,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RWR,经电离喷雾离子化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ESI-MS)鉴定RWR的纯度。2.RWR毒理学研究2.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氨氧化过程是硝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在海洋氮循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氨氧化过程通常认为是由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
陆静梅教授的课题组在长达19年的研究过程中,首次成功地研究了光学显微镜的暗差扫描摄影技术,为植纹鉴定创出一条新路,解决了尸体胃内容物极度腐烂时,不能进行封片处理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