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抑郁症是以持续的情绪低落、活动兴趣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心境障碍。抑郁症患者因持久的低落心境、明显减退的意志活动、负性自我评价等诸多因素,社会功能明显下降。如何有效地帮助抑郁患者缓解情绪症状、接纳自己,改善社会功能,进而重新融入社会、发展自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个体发展中,自尊是个体对自身的积极评价,也是个体在寻求自我价值实现这一过程中的内在的动力,良好的自尊为个体提供抵抗力对待负性事件,也提供再生力发展自我;在个体成长和追求发展的进程里,积极心理资本,即“心理资本”是个体所呈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资本对个体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及态度、积极发展等均有积极的影响。自尊、心理资本都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重要部分,且它们都是可塑的、可干预的。故临床中研究如何改善抑郁症患自尊、心理资本及抑郁、焦虑情绪,是帮助其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再次发展的重要部分。心理剧是在1920年代创立并开展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在经典心理剧的基础上融合东方哲学与西方心理治疗理论所衍生的易术心理剧,具有本土独特技术特色且有更易被国人接受的特点。在易术心理剧团体中个体可获得宣泄负性情绪、疗愈创伤、审视及接纳自我、发现个人资源、建立人际关系、演练社会角色的机会。抗抑郁药物是临床抑郁症首选治疗。故本研究将易术心理剧联合临床抗抑郁药物方式作为干预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自尊、心理资本及抑郁、焦虑情绪影响进行探索,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意见及引导。方法:本研究根据入组及排除标准选取44名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就诊的服药抑郁症患者,实施BDI(贝克抑郁量表)、BAI(贝克焦虑量表)、SES(自尊量表)、PPQ(心理资本量表)问卷测评。在维持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22名)予以小团体分批连续4天易术心理剧治疗;对照组(22名)在相应时间里予以普通心理健康教育。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抑郁情绪、自尊及心理资本的水平进行测试,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干预前研究组(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抗抑郁药物组)抑郁(BDI)、焦虑(BAI)、自尊(SES)、心理资本(PPQ)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干预前后,患者抑郁(BDI)、焦虑(BAI)、自尊(SES)、心理资本(PPQ)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患者抑郁(B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BAI)、自尊(SES)、心理资本(PP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研究组的BDI、SES、PPQ量表中总分、希望及乐观的改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较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抗抑郁药物更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提高自尊及心理资本。易术心理剧可通过促进抑郁症患者宣泄表达负性情绪、纠正负性认知及自我整合起作用。本研究提示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是一种临床可行的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