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相干光通过生物组织等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会产生严重的波前畸变,因此对光束进行波前调制,实现光束通过生物组织的准确聚焦和成像,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光学相位共轭(Digital optical phase conjugation,DOPC)技术是在基于传统全息术的光学相位共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字波前整形技术,可用来有效补偿生物组织以及多模光纤引起的波前畸变,因而近年来在生物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634010,61127011,61405164,11774289,616751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批准号:U173013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批准号:2017YFA0303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干光通过生物组织等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会产生严重的波前畸变,因此对光束进行波前调制,实现光束通过生物组织的准确聚焦和成像,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光学相位共轭(Digital optical phase conjugation,DOPC)技术是在基于传统全息术的光学相位共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字波前整形技术,可用来有效补偿生物组织以及多模光纤引起的波前畸变,因而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DOPC技术首先利用数字全息术获取物光束的波前信息,然后通过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产生原物光束的相位共轭光束,基于时间反演实现波前畸变的补偿。然而,这两个过程通过不同的光学器件实现,使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相当大的挑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此外,利用DOPC技术是否可实现光束通过散射介质重建三维目标或空间结构光束尚未证实。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数字全息术的相位共轭光束获取及应用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分析了经梯形塞纳克干涉仪出射的两光束间的几何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横向剪切共路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证实了系统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物参光夹角可调节特性,并将其应用于静态和动态相位型样品的显微成像;基于梯形塞纳克干涉仪,设计了共光路数字全息干涉系统,用于测量SLM的非线性相位响应特性;针对SLM工作时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消除相位测量误差的方法,实现了校准后的SLM具有高精度的相位调制特性。(2)分析了DOPC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的挑战,设计并搭建了具有梯形塞纳克干涉仪环形结构的DOPC实验系统,有效解决了DOPC技术中的像素匹配难题;首先基于数字全息术获取散射光束的复振幅信息,然后利用校准后的SLM产生散射光束的相位共轭光束,实现了光束通过多模光纤聚焦以及聚焦光斑的数字扫描;为了提高多模光纤成像速度,设计了可用于多模光纤宽场成像的DOPC实验系统,通过记录一幅离轴全息图实现了二维强度像的重建。(3)将多模光纤的旋转记忆效应与DOPC技术相结合,分析了多模光纤的圆柱对称性对旋转记忆效应范围的影响;利用设计的DOPC实验系统,当高斯光束耦合位置偏离光纤芯轴时,以光纤芯轴为中心对获取的加载在SLM上的灰度图进行数字旋转处理,通过记录一幅全息图实现了聚焦光斑在有限范围内的旋转扫描;在此基础上,将多模光纤的旋转记忆效应和线性叠加原理相结合,通过两幅灰度图的线性叠加,实现了两个聚焦光斑的同时产生。(4)提出了一种利用DOPC技术实现空间结构光束产生的方法,设计并搭建了将空间结构光束耦合入多模光纤的DOPC实验系统;当仅有散射光束的相位时间反演时,产生的相位共轭光束通过多模光纤后实现了贝塞尔光束和涡旋光束的重建,并证实了重建结果与原始目标相位共轭;基于多模光纤的圆柱对称性,提出了在重建的散射光束的频域进行圆对称数字滤波操作,利用振幅型环形滤波和相位型环形滤波,在多模光纤的出射端实现了贝塞尔光束和环形光束的产生。
其他文献
所谓绿色金融,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的金融理念、战略性的规划及绿色产品。在资源愈发匮乏的当今社会,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与相关举措的落实,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来说,绿色金融思想更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故理应对其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落实的问题及实践路径进行总结,望绿色金融能够真正得到广泛普及,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高光谱图像同时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给地物分类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分类算法提出了新挑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分类算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对大量标注样本的需求和高光谱小样本问题之间的矛盾,成了此算法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面向高光谱图像小样本分类的深度网络模型的构建及优化,并在多组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具体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现有的
目的 探讨急诊采用Bi 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及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
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蕴含了目标沿距离方向呈现出的物理结构信息,相比于其他同样具备高分辨特性的高维像,它不仅易于获取,还相对易于处理,为高效、准确地识别目标提供了一种可靠依据。近年来,依其开展的识别策略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一类探索热点。但是,由于实际识别应用往往发生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且大多针对非合作目标开展,因此面临低信噪比、小样本、难以稳健提取特征或分析繁琐等识别难题。为了能依据这类数据准确、高效地完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高温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叶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精确控制晶体取向成为提高先进单晶叶片服役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籽晶法因能精确控制单晶进入铸件型腔时的晶体取向成为制备先进单晶叶片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籽晶回熔区杂晶的形成和长大导致叶片成品率较低,且籽晶仅能单次使用,导致单晶制备成本显著提高,成为制约籽晶法广泛应用的主要
永昌府作为中国西南边疆的前沿地带,明清时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较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明清时期永昌府社会生活的探讨,是把握和反映这一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之一,有利于弥补西南边疆民族史、云南地方史向以昆明、大理等中心地区为研究重点,边疆边缘地带研究不足的缺憾,也有利于在前人王朝开边治边、民族源流等西南边疆主线与制度研究基础上,将西南边疆的历史认知进一步推向
在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纳米尺度下研究光与物质的线性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揭示许多新的物理现象,而且可以推动各种相关的新应用,包括光子集成器件、高性能数据处理、光计算、超分辨成像、增强光谱、生物化学传感等等,这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光学的发展,并由此产生新兴的纳米光子学研究领域。纳米光子学的诸多应用都依赖于等离激元或者电介质纳米结构单元在其共振模式处的局域电场和远场散射特性,使得关于纳米结构的共振特性及
随着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吸波材料在武器防御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传统的吸波材料,例如碳系材料、导电聚合物和铁氧体可在较大带宽范围内获得优异的吸波性能,但是恶劣的抗氧化性、不良的高温稳定性以及高温退磁现象限制了它们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所以,开发新型高温吸波材料迫在眉睫。Na3Zr2Si2PO12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离子电导率高和三维骨架结构稳定的特点。目前学者们针对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