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血清白三烯E4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MPP患儿的肺通气功能的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PP组患儿白三烯与肺功能各指标之间有无相关性,为MP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MPP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MPP和对照组患儿分别进行血清白三烯水平测定,同时收集患儿的肺功能资料。结果:1.MPP血白三烯中位数为1133.0pg/ml(999.1pg/ml~1306.0pg/ml),对照组血白三烯中位数为58.3pg/ml(29.9pg/ml~99.3pg/ml),MPP组血清白三烯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Z=8.5,P<0.001,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对符合MPP纳入标准的56例患儿进行了肺功能检查,肺通气功能正常9例,占16%,肺通气功能异常47例,占84%。47例异常肺功能的MPP组患儿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占9%;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占6%;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0例,占85%。3.MPP组的FVC(65.2±17.5,t=6.334)、FEV1(67.8±18.7,t=5.085)与正常值之间差异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56例MPP组患儿血清白三烯含量与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1.MPP患儿血清白三烯含量增高,与感染中出现的喘息有关。血清白三烯可能在MP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2.MPP患儿的异常肺通气功能高达80%以上。其中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85%、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9%,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6%。与肺炎以限制性通气功能为主和喘息以阻塞性通气功能为主的肺功能表现均相关。3.血清白三烯含量与肺通气功能之间不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