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地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转向城市(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将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己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企图另辟蹊径的尝试是极其困难的.但对于正处在社会结构转换和经济体制转轨大变革过程的当今中国而言,它是一项从理论价值到现实意义都可谓重大的庞杂系统工程.因而,从制度背景、制度安排与创新的视角来管窥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的走向,分析考察体制变迁轨迹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展望发展前景并提出一点可能并不成熟的思路建议,这是本研究报告的主旨所在.论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特殊的宏观制度背景、制度变迁以及制度约束;考察了双重体制并存下的"双轨"城市化进程,即,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计划性迁移和市场自发性迁移的"双轨"推进;在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加以简要论述的同时,从纵向角度、对政府计划主导的自上而下城市化和民间自发推动的自下而上城市化的特征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总结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潜力、发展方向和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探讨推进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思路与对策:借鉴了相关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从宏观政策层次、透过不同侧面,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政府与社会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提出了若干策略性意见或建议;此外,还选取了与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的制度安排相关的四个参考实例,以此作为论文的参考素材、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