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分布情况,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菌株膜蛋白参与其耐药机制形成。
方法:①收集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7株,用REP-PCR分析其流行型别,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类水解酶及金属酶基因,同时超速离心提取膜孔蛋白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②从同一住院病人体内分别收集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MLST和REP-PCR分型,等电聚焦电泳检测水解酶,二维电泳和质谱对差异膜蛋白进行鉴定分析,最后用PAβN外排泵抑制剂进行表型检测,并结合Real-Time PCR检测两者在RNA水平的表达差异。
结果:⑴51株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REP-PCR分析结果以A型为主,占94.1%,而敏感菌株中差异很大;耐药菌株中oxa-51全为阳性,45株为oxa-23阳性;36株敏感菌株中检测到1株oxa-58阳性,29株为oxa-51阳性;金属酶均阴性;膜蛋白分析显示在36株耐药株中38 KD附近条带缺失或下调,而在30株敏感株中有17株在相应位置处表达该条带。⑵MLST和REP-PCR结果表明耐药株来源于敏感菌株;等电聚焦电泳在pI 7.6和9.0处检测到β-内酰胺酶,没有检测到任何已知的碳青霉烯类水解酶;耐药株和敏感株的差异膜蛋白组学鉴定出34 KD外排泵膜蛋白和突变的OprD与CarO膜孔蛋白,外排泵抑制剂试验表明,在PAβN存在的情况下,耐药株的亚胺培南MIC由256 μg/ml下降到8 μg/ml,而相应敏感菌株则从3 μg/ml下降到1.5 μg/ml,且耐药株中34 KD外排泵基因RNA的表达较敏感菌株高4.855倍。
结论:①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以A型流行,产oxa-23水解酶和38KD附近膜孔蛋白的部分差异表达可能参与其耐药形成。②34KD外排泵膜蛋白的过度表达伴随OprD和CarO膜孔蛋白的下调是临床分离体内诱导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