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分布情况,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菌株膜蛋白参与其耐药机制形成。 方法:①收集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7株,用REP-PCR分析其流行型别,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类水解酶及金属酶基因,同时超速离心提取膜孔蛋白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②从同一住院病人体内分别收集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MLST和REP-PCR分型,等电聚焦电泳检测水解酶,二维电泳和质谱对差异膜蛋白进行鉴定分析,最后用PAβN外排泵抑制剂进行表型检测,并结合Real-Time PCR检测两者在RNA水平的表达差异。 结果:⑴51株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REP-PCR分析结果以A型为主,占94.1%,而敏感菌株中差异很大;耐药菌株中oxa-51全为阳性,45株为oxa-23阳性;36株敏感菌株中检测到1株oxa-58阳性,29株为oxa-51阳性;金属酶均阴性;膜蛋白分析显示在36株耐药株中38 KD附近条带缺失或下调,而在30株敏感株中有17株在相应位置处表达该条带。⑵MLST和REP-PCR结果表明耐药株来源于敏感菌株;等电聚焦电泳在pI 7.6和9.0处检测到β-内酰胺酶,没有检测到任何已知的碳青霉烯类水解酶;耐药株和敏感株的差异膜蛋白组学鉴定出34 KD外排泵膜蛋白和突变的OprD与CarO膜孔蛋白,外排泵抑制剂试验表明,在PAβN存在的情况下,耐药株的亚胺培南MIC由256 μg/ml下降到8 μg/ml,而相应敏感菌株则从3 μg/ml下降到1.5 μg/ml,且耐药株中34 KD外排泵基因RNA的表达较敏感菌株高4.855倍。 结论:①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以A型流行,产oxa-23水解酶和38KD附近膜孔蛋白的部分差异表达可能参与其耐药形成。②34KD外排泵膜蛋白的过度表达伴随OprD和CarO膜孔蛋白的下调是临床分离体内诱导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来综合评价偏头痛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为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全面检索MEDLINE(1966-2015)、EMBASE(1974-2015)、Co
目的: 以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大鼠肝纤维化方面的能力;探讨以RGD肽标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特异性探针,实现对大鼠肝纤维化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卡他莫拉菌分离株的临床特点,产酶率和耐药情况,研究产内酰胺酶株耐药基因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制定防止诱导该菌耐药性变迁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区域技术脱节,以致专业课程设置滞后,直接影响区域汽车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因此,就要开展“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教师的区域汽车技术
世界十四行创作批评的焦点之一即它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常处于矛盾的纠缠之中。本文重点从朱湘、冯至的十四行创作来分析中国现代十四行创作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总的来说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HoLEP) 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的临床效果。  方法:  (1)选取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经过纳入
中国咨询业服务分类及主要业务:  目前中国咨询业主要分为四大类:信息咨询、投资咨询、管理咨询及工程、技术咨询。  中国咨询业现状及格局:    中国咨询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目前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1、入驻中国的国际咨询机构:  海外咨询机构在中国设立的分公司,如麦肯锡、罗兰贝格、波士顿、科尼尔、BCG、PWC(普华)等。其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案例积累,多数公司背后有强大的
背景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人群中十分常见,治疗仍然棘手。嗜碱粒细胞作为Ⅰ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细胞,正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可能成为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靶点。现有的方法通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