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逐渐在全国兴起。西柏坡是河北省著名的革命圣地之一,拥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2017年1月入选了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突出打造12家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好、综合性强的标杆性大景区,其中第一位就是西柏坡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区。伴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十九大”等政治会议的召开,西柏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前来重温红色记忆的游客数量成倍增长,旅游收入逐年上升。但是,相较于西柏坡旅游业整体的长足发展,其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却显薄弱与滞后。品种单一、缺乏特色、品质低劣、定位失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西柏坡旅游经济发展的“短板”。本文首先对西柏坡红色文化发展历史进行追溯,系统分析和整理西柏坡红色文化符号;其次,运用设计符号学的基本原理,阐述旅游纪念品对文化的承载功能,以及文化、符号与纪念品之间的关系,探讨符号向产品转化的基本原则。第三,通过设计实践验证转化方式的基本途径,即典型红色符号的选取、产品的定位、形态的归纳与变形、功能的确立、物化因素考量。旅游纪念品特色的体现首要的问题是地域文化符号的选取,结合现代语境的分析和美学法则的运用,如何将西柏坡红色符号的内涵注入到产品的形态中去,使之达到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有机统一,成为红色圣地独有的“立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