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辽市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其区内已建成的五个城市广场是整个通辽市市民生活、交往、休闲的主要场所,其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这种高品质的城市广场逐渐成为未来通辽市城市发展的主体,其将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非物质需求而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以通辽市城市广场为实际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城市广场的概念、品质、实体要素构成和影响城市广场设计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总结,并就城市广场品质中的非物质性要素(人的活动),物质性要素(空间),广场空间物质实体中的基面、边围、家具,以及影响城市广场设计的城市人口与经济、城市形态结构、城市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运用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通辽市城市概况和城市广场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对已建成的五个城市广场的基面、边围、家具以及人的活动进行了调研整理,并总结概述了通辽市城市广场已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基于城市形态学、人居环境科学、适应性设计、动态性设计、城市更新等理论提出了通辽市城市广场多功能复合、人性化、地域性、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可持续性、动态性的设计原则。文章最后从城市广场基面、边围、家具三种广场实体要素入手,探讨了通辽市城市广场设计的相关对策,并鉴于正在改造的哲理木广场,提出了迎宾广场、西拉木伦广场、科尔沁文化广场、奥体中心广场的改造建议。同时,以笔者参与的通辽市人民广场的设计为实践性验证,为通辽市今后的城市广场设计发展提供了参考。